組織保障 重點突出 落實到位
大寧縣農村“六亂”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昕水鎮組織村民整理道路雜物
道教村整治后的街道明亮潔凈
專人負責垃圾回收
“最美庭院”大門一角
公共場所整治后的落日景色
生態宜居的移民新村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而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宜居宜業,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今年以來,大寧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六亂”專項整治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作和重要舉措來抓,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區域、推進舉措落實,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等重點區域,群眾籌勞8767人次。全縣60個村宣傳發動農民參與9552戶,(其中脫貧戶參與5457戶),清理垃圾4035噸,消除交通安全隱患549處,取締違法占地35處,復墾農田面積39畝,共計清理整治7763處,實現“五有”“五無”。“五有”即:大街小巷有保潔、垃圾清運有定點、道路村莊有綠化、村容村貌有改變、休閑納涼有場所;“五無”即:房前屋后無雜堆、河道溝渠無垃圾、道路沿線無違建、旅游景點無污染、田間地頭無雜物。
堅持頂格推進 強化組織保障
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王曉斌及縣長樊宇擔任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副組長由縣委副書記王志華、副縣長李棟擔任,成員由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擔任,負責統籌謀劃、系統推進整治農村“六亂”工作。
縣委副書記王志華說:“5月26日,召開了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提出了四大方面23項整治任務,制定了《大寧縣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實施方案》;6月10日,召開了專項行動推進會,印發了《大寧縣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任務清單》,明確了7個整治范圍,25項整治內容以及整治標準、整治時限。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根據全縣的整體部署制定了相應的整治方案和推進辦法。”
他們堅持將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遠近結合、標本兼治。鼓勵各鄉鎮積極采用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機制,確保各類設施建成并穩定運行。既把面上的問題解決了,更針對存在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通過深化改革,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確保整治成果可持續、不反彈。
縣整治辦實行“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工作機制,成立了5個督導組,組長全部由副縣級領導掛帥,督導組自從開展工作以來,先后十三次深入到鄉鎮、村委、農戶進行督導檢查。
聚焦三項重點 提升基礎設施
加快推進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科學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嚴把廁具采購、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三關”,分類別分層次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確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好一座。2020年至今,5個鄉鎮43個村高質量完成4300座農村戶廁改造任務,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2%。其中,太德鄉茹古村總戶數152戶,實施改廁112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了74%。下一步,將探索建立農村戶廁管護機制,完善維修服務和糞污收集處理利用體系。
大力推進垃圾綜合治理。推動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加強鄉鎮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和村莊垃圾收集點設備配置。垃圾收集點安排專人負責,及時清掃維護,做到干凈整潔、日產日清;保證日常經費充足,轉運設施正常運轉,途中無掉落、無拋灑,做到生活垃圾定點收集、集中轉運、統一處理。
徐家垛村民徐新平說:“我們村現在建起了4個垃圾轉運地,確定了4名垃圾轉運人員和10名衛生保潔員,現在村里的環境衛生非常好,村民們非常滿意。”
科學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他們按照分區治理,突出重點的原則,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合理規劃布局污水收集管網、收集池、處理站等設施。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優先治理鄉鎮政府所在地、城鄉接合部、重點河流沿岸等人口密集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并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停運破損、管網未配套、處理能力不符合實際需求,出水水質不達標等運行不正常情況的設施,分類制定改造方案,確保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從根本上解決污水亂排亂流現象,讓有條件的村莊實現雨污分流。先后有9個村建立收集管網、5個村建立了收集池、4個村建立了收集站,18個村對村原有下水道進行了整修。
聚焦村容村貌 改善村莊環境
為了實施好美麗鄉村標準化示范工程。他們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按照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不同區域“六亂”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實行臺賬管理,倒排工期進度,采取拆違拆危、清臟清污、治亂治散、綠化美化等措施,全面整治,不留盲區。嚴禁整治工作中出現“六亂”問題或垃圾廢物“搬家”現象。曲峨鎮道教村就是這次整治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村主任房華說:“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已清理交通沿線障礙、垃圾200余平方米,綠化道路200米,清理村莊街巷柴草秸稈10處,100余立方米,規范清掃農戶庭院20余戶,清理田間地頭農業廢棄物3處近20立方米。”
持續開展清潔村莊行動。道教村還指定專人定期清掃村內的小廣場、小公園、小游園等,及時維修損壞的健身設施,做到衛生環境干凈整潔,設施設備正常使用。在村內道路、街巷及環村路兩側種植本土化花草樹木,做到村莊“道路林蔭化、村莊園林化”,實現村莊“一年常綠、三季有花”。村內村外、景區周邊的公共廁所要設立日常管理制度、保潔制度、公廁守則等制度,明確清掃標準、獎懲措施、責任人等,做到公共廁所衛生整潔無異味。
三多鄉在開展“六亂”整治工作中,建立了由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包村隊長為主的清潔小分隊,對所轄村委會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清潔、綠化、美化。該鄉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瑞寧告訴我們:“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會根據縣委縣政府、鄉黨委鄉政府的要求,不斷進行整治,呈現出一個擁有著全新面貌的劉家莊村。”
據了解,全縣農村常住戶全部參與了庭院整治,對生產生活用品和室內外的電線、網線等進行了規范整理;適宜的庭院全部通過種植花草、果蔬進行了綠化美化;拆除庭院中有礙觀瞻的彩鋼頂、遮陽網等569處,實現了庭院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物品擺放整齊。
聚焦要素集成 健全長效機制
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嚴格按照全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切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對城中村、中心村、偏遠山村等不同區域,明確差別化整治標準,不搞“一刀切”。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歷史文化保護,突出地方區域特色,努力實現鄉村風貌完整、舒適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諧。目前,已邀請水立方公司對沿黃線路的村莊和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進行規劃設計。
強化資金支持。一方面財政支持。縣級財政拿出15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用于整治農村“六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表現突出的鄉鎮、村以獎促治。統籌用好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予以支持。目前,總投資1000萬元的曲峨鎮沿川4個村的污水處理工程正在施工,2021年的戶廁改造工程也在同步實施。支持村集體光伏扶貧收益的50%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公益基礎設施和農村保潔公益崗位支出。并鼓勵采取社會資本投入,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調動社會力量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垃圾處理農戶適度付費和在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地區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出一點、集體補一點、群眾付一點”的共治共建共享運行機制。
另一方面金融助力。積極與金融機構建立聯系,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助推作用,采取適當的方式,讓金融資本參與農村“六亂”專項整治,縣農商行專門成立了工作機構,深入到鄉村進行調研,授信23個村,每個村150萬元,探索出農村環境整治模式。
(李明珠)
圖片由大寧縣新聞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