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名片
狄丕文,主任醫師,現就職于市第四人民醫院。1988年畢業于山西中醫學院,同年8月到鐵路醫院工作,1999年3月-2000年2月進修于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現被聘為山西省糖尿病防治辦公室專家。
為提高醫療管理水平,把醫療管理逐步由經驗管理轉變為科學化、信息化管理,千方百計做好為臨床、醫技科室服務、為病人服務好,是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狄丕文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主抓的一項事業。
狄丕文在抓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工作中,組織臨床醫師學習新版《病歷書寫規范》,深入科室督導檢查,并廣泛征集病案管理委員會各委員意見及建議21項,與部分委員反復討論,使21項問題均得到解決并落實。同時針對臨床醫師在病歷書寫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使病歷書寫進一步規范。
電子病歷實施以來,他們組織人員對模板進行審核,多次與工程技術人員、臨床醫師溝通,把電子病歷運行過程出現的60多項問題逐一解決并落實。在院周會上通報病歷中出現的復制、粘貼、錯字、別字、標點錯誤、查體與實際不符等看似簡單但容易導致糾紛或一旦發生糾紛導致舉證不能的新問題,反復強調病歷書寫的重要性。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電子病歷順利運行,在減輕臨床醫師工作量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證了病歷的書寫質量。
為了規范和加強全院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使用和管理,狄丕文制定和完善了22項相關制度;根據“三甲”標準的要求,他們制定了《手術醫師資格準入制度》等7項制度;制定了轉院、轉科、醫師外出會診等15項工作流程,使臨床工作有章可循,為醫療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此基礎上,她完善臨床技術應用管理制度,建立手術醫師檔案,對手術醫師的手術分級進行動態管理;根據“三甲”要求,對全院一類技術項目進行梳理、篩選、審核;對二類技術(心臟介入、關節技術)工作實行監管。同時制定了《患者安全目標管理辦法》、《2011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經院領導批準并實施。對質量萬里行檢查標準進行分解,并下發相關科室,對照執行。在2011年10月份省衛生廳醫療質量萬里行專項檢查中,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
嚴格醫師和藥師資質管理,是保證患者醫療安全的根本,狄丕文組織工作人員分別于2011年5月底、6月初,對全院臨床醫師、藥師、檢驗及部分職能科室的人員進行了抗菌藥物知識培訓和考試,并授予相應級別的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定了抗菌藥物臨時采購程序、流程,限制使用抗菌藥物、特殊使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程序、流程及特殊抗菌藥物使用申請表,確定了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會診人員名單,進一步規范了特殊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在大家的通力協作下,該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效果顯著,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47.77%下降到40.19%,微生物樣本送檢率從40.3%提高到48.5%,Ⅰ類切口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率從53.57%下降到25.1%,在抗菌藥物專項檢查中得到省廳領導的肯定。
醫療糾紛是近幾年各地醫院普遍存在的現象,加強醫療安全教育,防范和處理醫療糾紛是醫院能否正常工作的關鍵,她組織醫務人員不斷學習《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從其他醫院醫療糾紛案例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舉一反三,以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今年該院醫療糾紛發生率明顯下降。在今年的糾紛中,有兩起存在醫鬧行為,患者家屬糾集數十人在相關科室、醫院行政辦公區無理取鬧,在院內拉橫幅、擺花圈、擺棺材,謾罵侮辱醫務人員,嚴重影響了醫院的正常工作。院領導坐鎮指揮,研究處理醫療糾紛的最佳方案。醫務科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本著寧肯自己受委屈,不要科室擔風險,不讓科室工作人員挨罵、挨打,寧肯自己有壓力,不要讓家屬沖擊領導辦公室,影響領導正常工作的原則,時刻從大局出發,處處維護醫院形象、科室形象和醫務人員的形象,面對家屬憤怒的目光和無理的辱罵,他們仍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與患者家屬溝通,在院領導的堅強領導下,通過保衛科等科室的幫助與醫調委的協助,平息了這兩起醫鬧行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醫院造成的不良影響。
醫鬧行為處理后,針對發生的每一起糾紛,狄丕文組織相關人員召開醫療安全分析會,認真剖析醫療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查找、整理并下發D-二聚體的臨床意義、肺栓塞的診治等學習資料,要求科室組織學習,并督導落實,使各級醫護人員都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堵塞安全漏洞,防止糾紛的發生。(本報記者 劉臨喜 文/圖)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