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老年體育工作成績突出
2000年年初,宋則忠出任縣老年體協副主席。在縣老促會常務副會長、老體協主席張如恒的領導和支持下,8年來,體育工作搞得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組織建設形成網絡,活動場地迅速增加,骨干培訓卓有成效,鍛煉項目豐富多彩。2002年老體協被評為山西省“先進集體”;廣場的第一健身指導站,2001年和2003年兩次被評為全省先進健身指導站和全國群眾體育示范點;還有3個農村健身站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英雄塔兒山下的大鄧村,老年體育活躍開展,在臨汾市召開的全國現場會中,29個省、市、自治區與會領導曾來檢查指導,并給予好評。
在具體工作中,宋則忠除抓好縣城廣場的中老年活動外,將大量精力傾注到農村,幫助全縣13個鄉鎮和大批老區村建立老年體協組織。他重點深入到陳郭、太常、西李、北高腴等15個村莊,帶隊宣傳表演,大大激發了農民群眾的活動積極性。2001年6月下旬,為舉辦全縣的老年人“環保杯”運動會,他特意請全國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市眉戶劇團團長許愛英為運動會助興演唱,深受觀眾歡迎。2006年、2007年,他組建和帶領的柔力球表演隊伍,去并州、赴羊城,步步高升,節節獲勝,以全市第一、全省金獎、全國優勝獎的好成績載譽而歸。他利用德高望重和人脈廣泛的優勢積極出面,先后找有關部門、單位和鄉鎮,籌集經費近20萬元,保證了健身活動的順利開展。
老區老年學研究成果明顯
宋則忠自退休起,就同時參加了縣老年學會并任副會長。他認為,老區的老年人是一個應備受關注的特殊群體,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生命質量義不容辭,所以特把老區老年問題作為主要課題進行調查研究。他曾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研討會,通過問卷調查,圍繞老年問題積極撰寫論文和通訊報道,先后在《解放軍報》、《中國老年報》、《中國老區建設》、《山西日報》、《山西老年》等報刊發表文章50多篇;還先后赴山東青島、四川眉山和山西晉城等地,參加了全國和全省的學術研討會。他撰寫的《試談發揮老區老年人才作用》、《談古論今話孝道》、《體育鍛煉是提高老區老年人生活與生命質量的有效途徑》、《老年喪偶重組家庭的困難與對策》、《貼心呵護老人,辦好老區公寓》等6篇論文,分別被大會采用并獲獎。2003年12月在山東濟南舉辦的中華孝文化與和諧國際論壇,他的《談古論今話孝道》論文得到了論壇的肯定,大會主席團主席、山東省老年學會會長苗楓林,在總結發言中說:“山西襄汾丁村對孝道情況的調查(即他論文中的論據),和山東的情況大體一致。”2005年9月在晉城召開的全省老年學術研討會上,宋則忠寫的《貼心呵護老人,辦好老區公寓》論文,獲得了二等獎。
宋則忠特別關心老區離退休老干部的身體健康情況,為此,他專門查閱了500多人的體檢檔案,從中挑選出13位健康老人,深入到宋村、上莊、丁村等地逐個采訪。他總結了這些老人堅持勞動鍛煉、養花種草、養雞養兔等多條健身經驗,以《養頤之福·永享天年》為題,在《中國老年報》發表。
關注老區居民公益事業
宋則忠住在縣城南關溝,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游擊區,解放戰爭時我軍的重要據點,現為城鄉接合部,這里住著150多戶人家,除少部分城鎮居民外,大多是老區農民住戶,長期以來因居民用煤炭燒火做飯取暖,既不衛生又很麻煩,還污染環境。如今改革開放了,社會發展了,老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安裝使用煤氣自然成了各家迫切愿望。他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一人跑到煤氣化公司交涉,他自報做小區安裝煤氣聯系人,還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安裝煤氣困難重重,主要涉及住戶鄰里關系和復雜的思想工作,他不怕困難、想方設法,確定小片聯系人,負責本區域內的思想工作,解決具體問題;科學規劃最佳線路,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終于完成本小區的煤氣安裝任務。居民高興地說:“老宋給咱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如何解決照明問題,他又在積極活動,同城建局聯系,并已籌備到部分資金,他堅定地表示:“困難再大,也要實現這個溝內的亮化。”他說:“我們一定要讓整個小區實現道路硬化,生活氣化(煤氣化、暖氣化),環境凈化,黑夜亮化。決心把這里建設成為一個五彩繽紛、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家庭和諧的天堂。”
張登榮 吳創基 鄧玉英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