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聞楊德勝“十年大學”書畫展即將在師大美術館開展,這并沒有提起我多少興趣,然而靜下心來細細回味,十年大學”這幾個字眼讓人對這個書畫展充滿了好奇。
名副其實“大”學生
4月15日書畫展開展的日子,賓客云集,人們交頭接耳:想不到63歲的老楊,還能舉辦如此盛大的畫展。”順著人們的目光,記者看到了一位清瘦的老人,精神矍鑠,氣宇軒昂。
“搞了一輩子財務、審計,內退后馬上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楊德勝曾任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臨汾分公司財務科長,他忘不了小學時,與家人在侯馬租住,他把在圖畫課上畫的一幅畫拿回了家,房東大嬸看了直說好,還把它貼在了自家墻上。從此之后,楊德勝喜歡上了繪畫。隨后參軍、工作,他的這一愛好被擱淺。2002年內退后,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并毅然拿起了畫筆。
2002年,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破格錄取了楊德勝,而他“這輩子都忘不了同學們驚詫的眼神。”褪去高級會計師的光環,51歲的楊德勝成了山西師大美術學院的一員,被同學們親切稱為“老哥”的他儼然成了師大校園的一道風景。
轉眼到了選專業的時候,很多人都建議他選擇油畫或是設計專業,但楊德勝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國畫。“年齡本來就大了,油畫、設計確實不適合自己。”他至今還為自己當時的選擇感到慶幸。
“老楊你絕對讓我們刮目相看。”4年充實的大學生活轉瞬即逝,2006年大學畢業時,楊德勝如愿領到了學校頒發的證書,曾經的老師敞開心扉。
墨海泛舟老頑童
“從山西師范大學畢業后,終于體會到了學無止境的深刻含義。”楊德勝對自己的繪畫技能仍不滿意,經過舉薦,他去了中國國家畫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山水畫學習。
2007年從中國國家畫院畢業后,楊德勝再次前往中國人民大學山水碩士研究生班,學習了三年水墨、重彩山水畫。
2011、2012、2013年,楊德勝進修于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攻花鳥、書法和山水。
“無論干什么,勤能補拙永遠是制勝的法寶。”回憶起曾經的大學生活,楊德勝笑著說,從臨汾外出求學后,他輾轉北京、杭州等地,每到一處都嚴格要求自己。在中國國家畫院一同進修的同學說,有一次外出寫生前,老楊的小腿受傷,大家都勸他放棄寫生,但他硬是拄著拐杖前來,咬著牙完成了寫生。
“我們既稱他同學,也叫他老師。”師大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剛開始與楊德勝一同學習,覺得有這樣一位年長的同學十分新奇,后來的學習生活讓大家更深層次地了解了他,他的言行影響著每一個同學。
雖然常年在外,心中充滿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但是楊德勝并未因此而消沉,他將這種思念轉化為創作的動力,一門心思埋頭搞創作。
“每年回家,總有一些老友笑話我說這是瞎折騰,還不如在家呆著舒服。”話鋒一轉,楊德勝感慨地說,不一定要有所為,但一定要老有所樂。”他堅定地說,繪畫和書法已經融入到了他的生活,成了他老年生活的一劑調味料,讓他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充滿快樂。(王隰斌 盧凱)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