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和煦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辦公室,省科技博士服務團成員、臨汾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山西師范大學物信學院青年教師徐小虎此時目光正聚焦在墻上的“百億級產業園區”項目圖。
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是徐小虎的主陣地,而眼下,他要在一幅幅規劃圖中譜寫產業發展的未來。這樣的場景徐小虎自己都不曾設想過。
肩負使命勇擔當
2024年初春,徐小虎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赴臨汾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掛職副主任。
“擔心自己行不行,能不能勝任新的工作。”徐小虎回憶起自己剛開始工作時的忐忑。很快,徐小虎便打消了內心的顧慮。“我認真了解了臨汾經濟開發區近幾年工作,一篇篇開發區領導率領工作人員遠赴天南海北招商的文章,讓人倍受鼓舞。能成為其中一分子,我相信自己也能學到許多東西。”
從高校教師到開發區干部,從學術研究到經濟建設,抱著學習的心態,憑著執著的沖勁兒,掛職伊始,徐小虎便主動學習開發區相關政策和文件,積極參加黨工委、管委會組織的各類會議和調研活動,深入了解開發區的發展現狀、產業布局、未來規劃等,努力做到“身入”更“心入”。此外,徐小虎還虛心向領導和同事們請教,學習他們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盡快適應工作崗位。
在徐小虎的辦公桌上,堆疊著一沓厚厚的會議文件,每一份文件上,徐小虎都做了重點標注,有些是不理解的新概念,有些是不熟悉的專業詞匯,每一處筆記都累積成了他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著他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臨汾干部的工作作風。‘早餐會’‘下午茶’‘夜沙龍’,紅臉出汗動真格,切切實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徐小虎說,“‘臨汾干部要有臨汾干部的樣子’,大家久久為功不松懈的干勁兒讓每個人深受鼓舞。”
發揮專長助發展
作為一名能源化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徐小虎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為開發區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參與了開發區“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結合自身研究領域,提出了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建議,并參與了相關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論證工作。同時,積極對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動產學研合作,為開發區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項目牽線搭橋。
——積極參與開發區重大項目的洽談、簽約和落地工作,為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積極參與開發區組織的各類招商活動,先后赴上海、深圳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對接多家知名企業,成功引進新能源汽車輕鋁合金智能制造項目、明陽集團智能電氣產品裝配產業基地項目等一批優質項目,為開發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掛職期間,徐小虎還積極參與開發區園區規劃建設工作,推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吸引力。同時,積極推動開發區智慧園區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園區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參與了南外環西延道路工程項目、臨汾經濟開發區科創產業園南區標準廠房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的落地工作,為開發區項目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要更快解決企業訴求,推動項目落地投產,就必須深入項目現場,面對面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徐小虎說,“這樣的‘一線工作法’是在掛職期間學到的,非常實用高效。今后在做學術的過程中,我也會時刻提醒自己‘沉’下去,只有這樣,研究結果才能‘浮’上來。”
長效賦能獻力量
去年一年,臨汾經濟開發區將高質量招商工作作為轉型發展和提檔升級的頭等大事,按照“管委會+鏈主企業+園區”的招商模式,實施專業化、市場化招商路徑;同時,緊緊圍繞“五個百億級產業園”規劃和“AI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精品微短劇”等新質生產力賽道,通過項目信息搜索、“一把手”帶隊招商、應用場景推介、專班精準服務、園區合作共建等舉措,全面提升招商質效。
近一年時間里,徐小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在開發區掛職期間,我接觸到了許多新事物、新知識,學習到了經濟管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開闊了視野,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身為一名教師,他認為不斷學習、充實自身,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在臨汾經濟開發區這個干事創業的大舞臺上,徐小虎還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也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一年的掛職即將結束,徐小虎認為掛職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將把掛職期間學到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學校,運用到今后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我也將繼續關注和支持臨汾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為開發區早日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 劉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