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他,近幾年有了一個新愛好,不管朗朗夏夜,還是凜凜隆冬,遙望星空數星星成為他閑暇之余最為愜意的放松方式。這個愛好的形成與他近三年的散煤治理工作密不可分。
董華華,44歲,中共黨員,結合霍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攻堅戰、開展散煤整治工作總體部署,2017年,他臨危受命,擔負起霍州市公安局散煤整治督導檢查組負責人這一職務。從此,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風雨無阻、忠誠擔當,儲煤場規范、劣煤管控、清潔煤保障成為他生活的主旋律。
整治煤場 精益求精
霍州境內儲煤場數量眾多,由于缺乏規范監管,煤堆露天堆放,遇風煤塵漫天飛揚,遇雨污水縱橫流淌,嚴重破壞了全市的生態環境。整治儲煤場,成為全市散煤污染治理攻堅戰的“第一槍”。
儲煤場整治沒有現成標準可以參考借鑒,董華華多次深入儲煤企業實地調查研究,組織人員赴周邊縣市儲煤場和當地“一煤兩電”煤倉考察取經。結合43家儲煤企業現狀,對整改無望的30家一次性果斷取締,對剩余13家量身定制了搭建煤棚、硬化場地、安裝噴淋和建雨污導流收集池4項整改提標標準。為保標準落地,董華華帶領執法隊員逐場制定任務表、規劃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頂高溫戰酷暑,同煤場員工一道同吃同住奮戰在整改一線。經過4個月的集中整改,投資5980萬元,13家儲煤場全部達到綠色園林示范標準。
為鞏固整改提標成果,董華華牽頭編制了《霍州市儲煤場改造成果暨儲煤行業自律管理手冊》,對儲煤企業污染防治實行每月一次量化考評,確保企業環保措施落地生根、常抓不懈。截至2019年7月,全市儲煤企業接受國家生態環保部24輪強化督查,無一例重大問題反饋。
清繳劣煤 剛柔并濟
對于霍州而言,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改善提升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有效管控百姓家用劣質散煤是關鍵一環。董華華帶領的執法組堅持“外防輸入、內強清收”雙管齊下,確保劣質散煤清繳不留死角。
為嚴防周邊縣市劣質散煤流入霍州,2018年深冬,董華華和隊友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多路口設卡,24小時蹲點值守,苦戰40天,查扣非法運煤車、沒收劣質煤、取締隱蔽銷售點,徹底封堵了外地劣煤入霍關口。期間,董華華一度因勞累住院。住院治療期間,他常常是打完點滴就直奔布控現場,隊友們看著他常常是既心疼又無奈。
劣煤收繳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劣煤收繳中,董華華動員全市儲煤企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以市場價格足額回收居民劣質散煤1.4萬噸,位居全臨汾第一。劣煤清繳時,他處處堅持柔性執法化解沖突。2018年初冬的一天,當執法隊員來到李曹鎮楊棗村收繳劣煤時,恰巧遇到困難戶陳銀環剛從汾西買來、還未卸載的一車散煤。當聽說老人的兒媳剛剛生產,正在坐月子時,董華華前腳讓隊員收走散煤,后腳隨即自費購買10袋清潔煤送到陳銀環家中。老人轉怒為喜,握著董華華的手久久沒有松開。
保障用煤 持心如衡
打贏藍天保衛戰,還市民群眾一片藍天,把好“煤質”關,真正讓利于民,才能快速普及推廣清潔煤。董華華經與政府主管部門多方協商,制定下發了《霍州市清潔煤經銷企業管理制度》,由儲煤企業保質保量全面負責清潔煤的供應工作。遇到供應瓶頸期,他多次帶領運煤車隊遠赴陜西調回清潔煤,及時把清潔煤投放到各鄉村分銷站,并以政府核定的最低銷售指導價零利潤分銷給當地群眾。在此期間,曾有部分儲煤企業托人情找關系,想以次充好,希望董華華予以通融,每一次都被他言辭拒絕。
為確保清潔煤達標達效,董華華還多次協調質監部門對儲煤場、分銷站和居民家中的清潔煤進行不定期抽檢,在保障清潔煤正常市場供應,保證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低燃煤污染,還群眾一片藍天。
一路走來,個中艱辛自不必說,每當看到環保部門監測相關SO2、PM2.5各項數據穩步下降時,董華華內心總有無法比擬的歡欣和自豪。他說為了霍州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他將風雨兼程,義無反顧。
(宋忠杰)
校對 張晶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