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施針治“未病”
——記臨汾市第二人民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郭麗霞
臨汾新聞網訊 4月14日,記者來到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4樓的針灸科,主治醫師郭麗霞正在為患者施針,小小的銀針在她的手里嫻熟地飛舞著。當天實施的是溫針,施針完畢,郭麗霞細心地為患者點燃針頭上的艾炙,一股艾葉的清香在病房里慢慢彌漫著,讓患者心頭暖暖的……
中醫治根本
郭麗霞是個“70”后,出生在安澤縣城一個普通家庭。從背著書包走進校門起,父母就沒有對她提出過什么要求。可這個長著一雙大眼睛的小姑娘,卻對自己格外苛刻,從不允許自己的成績落在別人后面。就是學校組織去黃花嶺春游的時候,她也會在挎包里悄悄地塞一本書,玩累從挎包里摸出書來背一兩個公式。工夫不負有心人,高考那一年,她以遙遙領先的成績被山西中醫學院錄取。
選擇中醫,緣于郭麗霞的一個情結。小時候的一次重感冒,吃了許多藥,打了許多針,她還是在床上昏昏沉沉地躺著,總也不見好。父母領她去看中醫,那鶴發童顏的老中醫拔出銀針在她的手腕上扎了幾下,外加一碗黑乎乎的藥湯灌下去,感冒就奇跡般地好轉了。自那以后,她一連兩年沒有感冒。“看來還是中醫治根本吶……”在父母的感慨聲里,小小年紀的她認可了中醫的神奇。
在中醫學府里,郭麗霞可是吃了苦頭。一直喜歡理科驗算公式的她,得沒日沒夜地背湯頭歌、穴位經絡譜,5年大學畢業的時候,那幾本比磚頭還厚的中醫藥典已經爛熟于心頭。后來的路一直很簡單,她被分配到市第二人民醫院針灸科,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專治面神經麻痹、頸椎病、習慣性頭痛,腰椎間盤突出、慢性盆腔炎、輸卵管不通、慢性結腸炎以及腦血管病引起偏癱的主治醫師。
良醫治心病
中醫治病講的是治根本,郭麗霞在掌握中醫理論的基礎上,還善于打開患者的心結,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新年過后,郭麗霞接診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針灸過程中,她發現老太太與別的患者不一樣,別的患者總是在問,我什么時候可以痊愈?可老太太從來不問這個問題,并且,針灸的時候,老太太一點反應都沒有,似乎那些針是扎在別人身上的。這種心態怎么有利于治病呢?在聊天的過程中,郭麗霞逐漸摸清了老人的想法,老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又渾身是病,成了兒女的累贅,流露出輕生的念頭。
掌握了這一信息后,郭麗霞心里有了譜,在以后的針灸中,她一遍遍開導老人。那一次,她給老人講起了一位失去母親的朋友的感嘆:“母親不在了,回到家再也不能叫一聲媽,200萬也買不回來一個親媽。”老人的眼淚瞬間刷刷刷地流了下來。從那一天起,老人的言行有了明顯轉變,積極配合治療,癥狀明顯減輕了。
在結束針灸那天,老人親熱地拉住郭麗霞的手說:“謝謝你給我講了那么多,我要堅強地活下去,給孩子們當一個好媽。”
上醫治未病
“上醫治未病”這是郭麗霞的口頭禪,此話出自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也就是說,最高明的醫生治療的是還沒有發生的病,中等的醫生治療將要發生的病,而普通醫生治療的是已經發生的病。
郭麗霞說,中醫、針灸科應該是治“未病”的科,“未病科”針對的是現代人群。數據顯示,現代人群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尤其是都市白領,他們的生活工作特點是: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作息無規律,熬夜,飲食過油膩,長時間在空調房間里坐著工作,缺乏運動,因此他們普遍患有血壓高、高血脂、脂肪肝、痔瘡、失眠、頸椎病、肥胖、起痘痘等一系列病癥,而所有的這些病癥,完全可以通過綜合調理治愈的。
中醫強調三樣,經絡、氣、血。對于經絡,完全可以通過按摩、刮痧、拔罐、艾炙等方法打通;而調氣調血,主要可以通過食療、運動、睡眠等方法進行。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疾病,完全可以在不用藥的情況下治愈和改善。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無論用什么藥,或多或少對身體都有一定的損害。郭麗霞說,她心頭的“未病科”,不使用任何藥物,是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機能,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治病的,這才是治病的根本,也是21世紀人們最為推崇的養生方案。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會一直努力。
記者 景秀紅 劉晚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