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您仔細看看,咱們這里各種家具應有盡有。您只要挑選好款式,馬上就能給您送貨到家。”在洪洞縣明姜鎮新世紀家具城,老板楊來明熱情地向客人介紹著產品。在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錯落有致地擺放著衣柜、床、桌椅、沙發等各種家具,幾撥顧客在精心挑選著心儀的家具,一派紅火景象。
今年52歲的楊來明從事家具行業已有30余年,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小木匠逐漸發展成為現在實力雄厚的家具經銷商。他說:“這么多年能夠堅持發展下來,既是因為自己對家具的喜愛,也是身邊人和客戶熱情支持的結果。”學習新樣品、選擇好木料、打造硬產品……雖然生意很忙,但楊來明總會抽出閑暇時間鍛煉自己的手藝。他說:“現在家具的樣式越來越多,純手工制作的家具也越來越少,有空的時候,自己也會動手做幾件產品,保留自己的技藝。”在楊來明的內心依舊保留著一顆“匠心”,用“匠心”開創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我沒有多高的文化,很早就步入社會。為了能夠有一份養家的手藝,那時父親安排我跟隨村里的手藝人學習打造家具。”楊來明說。在當學徒的時候,為了能夠早日掌握技術,他起早貪黑,抓住各種機會學習,對每件產品都精心雕琢。
這段學藝的經歷,為楊來明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成了他的一筆寶貴財富。經過3年的學習,先是跟隨師傅在家鄉接單干活,鞏固自己的手藝。隨著技藝的逐步提高,楊來明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新想法——走出去創業。
說干就干,夫妻二人商議后,選定在洪洞縣明姜鎮創業。“我老家在汾西,到明姜鎮已經有25個年頭了。”楊來明說。1996年,他們夫婦在明姜鎮租了一間民居,置辦好干活的家具,辦起了小型加工坊。“當時,大部分家具都是定做,客戶說明所要的樣式,我給他們做好。不像現在都是提前做好的,客戶來了直接挑選就可以。”
楊來明制作的家具結實耐用,服務又好。于是明姜鎮上有一家小型家具加工坊的消息傳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接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真沒有想到,生意會那么好,后來,我自己都忙不過來,幸虧客戶們也比較信任,雖然有時候工期會拖延一兩天,也能夠得到他們的諒解。”
經過幾年的穩扎穩打,楊來明的加工坊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上門的客戶越來越多,業務也逐漸趨于穩定。在加工坊紅火的時期,楊來明敏銳地看到了家具業悄悄發生的變化。“隨著形勢的發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購買現成的家具,上門定制的客戶慢慢變少了,并且家具樣式越來越多樣化,必須得轉變思路。”楊來明有了新的計劃。為了迎合市場的變化,他轉變思路,2003年開辦了家具店,在賣現成家具的同時,也自己制作一些家具。“自從轉變經營模式后,上門客戶更多了,依托前期的名氣,不僅有老客戶,更多的是新客戶。”楊來明說,生意紅火也帶來了新的煩惱,經常會因為資金需求量大而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幸好有洪洞農商銀行明姜支行的工作人員上門拜訪,還為我們授信了10萬元的貸款額度,明姜支行的貸款太及時了,服務也很好。”妻子李俏良高興地說,這段時間買家具的客戶很多,需要大量進貨,進貨必須給供貨商先付款。正是由于明姜支行的大力支持才沒有耽誤客戶的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來明家具店的規模一再擴大。“現在我們和四川、山東、河北等地的家具制造商都有合作,貨源充足,可以為周邊群眾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楊來明說,家具行業必須要跟上市場的變化,每年他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各地進行考察,引進更多新式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要。看著滿店的家具,楊來明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說:“選了一條好路,必須要堅持下去,才能有更好的收獲。”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