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姐,快進來,今天剪什么發型,還和上次一樣嗎?”話音剛落,只見這名中年女子忙把老人扶進來坐下,一邊熟練地操持著手里的剪刀,一邊和顧客愉快地聊天。這位中年女子名叫陳愛平,今年38歲,是一家理發店的老板。多年來,她把理發店當成自己的家,把顧客當成自己的親人,雖然店面很小,沒有華麗的裝修、沒有時尚的元素,但卻其樂融融。
出生于普通農民家庭的陳愛平,有著吃苦耐勞、堅韌不屈的勁頭。家中兄弟姊妹七個,她排行老七,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后她再也沒機會踏進高中校園。
當時,年僅17歲的陳愛平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只身一人離開家外出打工。“我當過服務員、洗碗工,發過傳單、做過糕點……從來不覺得累,只要能掙錢受苦又有什么。”陳愛平笑著對記者說,工作兩年后,19歲的她突然萌生了想要學習美容美發的想法。拿出自己打工攢的所有積蓄,在技校就讀美容美發專業,畢業后,到一家美發店實習。陳愛平的悟性很高,兩年的實習工作,讓她有了“上手”的經驗,學習到了很多的專業知識,沒多久就練成了一把理發、燙發好手。23歲的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這并沒有終止她的夢想。結婚后,陳愛平立刻找到合適的門面,把彩禮錢用做開店的資金,在五一西路一間只有40平米的門面房開始了創業旅程,這是她的第一個店。
這么多年過去了,陳愛平對新店開張后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最初的經營狀況不是很好,顧客比較少,店面的租金和自己的飯錢都成了問題,可是每當看到顧客滿意的笑臉我就有信心了,不少老顧客常來捧場。”陳愛平對記者說,不管經營情況如何糟糕,她都會認真熱情地為顧客服務,慢慢生意就好了起來。陳愛平說,顧客們的熱情鼓勵感動了她,所以她也要熱情地回報每一位顧客。
陳愛平待人坦誠、主動、熱情,尤其是對老年人特別尊重,對孩子也十分細心,這些是讓他們“鐘情”這家店的“法寶”。陳愛平說道,做生意賺錢固然重要,但她認為,做生意之前一定要先做人,始終以“先做人再做事”為標準服務顧客。時間長了,理發店的名聲便在附近傳開,居民們都樂意來這兒理發。
陳愛平說,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盤個更大的店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她卻沒有這么做。“因為我有我的老顧客,他們是我堅持下來的理由。”陳愛平這樣說道,她的創業夢想還在繼續,計劃接下來抽時間給店里裝修,可以讓顧客們感覺更舒適。有機會的話,希望能開分店,讓更多人來到“愛的小屋”,結識更多的朋友。(記者 梁娟)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臨汾小伙石磊登珠峰暨晉商品牌登珠峰隊情系藏區貧困學子
下一篇: 我市未來兩天降溫有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