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也叫“燈節”、“上元節”。這一天,家家吃“元宵”,晚上逛燈會,別有一番情趣。而元宵又恰恰是臨汾一帶的特產,所以元宵節對臨汾人來講,是春節過后第一個重要的節日,對于這個節日也有著特殊的情感。
臨汾人制作元宵的基本做法是:先用糖、核桃仁、芝麻等做成塊狀餡兒,切成粒狀,然后在邊蘸水邊在面中滾,直到大小合適。吃元宵代表著團團圓圓的吉祥祝福,現在,流通方便,物資豐富,“湯圓”到處都有,但“元宵”仍是臨汾人正月十五的必備美食。
正月十五的社火、燈會是傳統的節慶儀式,白天,鑼鼓、龍燈、舞獅、旱船、竹馬、高蹺、抬閣、彩車等,盡情歡鬧;夜晚,一家人攜手相牽,徜徉街頭,觀賞各色各樣彩燈,還可以猜猜燈謎,照相留念,如果適逢下雪,那更是情趣盎然。所以,當地人把“正月十五雪打燈”看作一種吉兆。
這正是:東風夜放花千樹,大地回春合家歡;上元佳節人同慶,元宵熱火烘團圓。
錫剛 文/圖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美麗西賈春滿園
下一篇: 市國稅局節后“充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