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燈光如瀑,音韻裊裊。在2024年12月上旬舉行的“醉美廣西·唱響世界”2024中國南寧合唱節上,臨汾市老年大學合唱團憑借穩定發揮一舉奪得“金玉獎”,合唱團指揮朱彥名更是憑借出色表現斬獲了“最佳指揮獎”。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承載著朱彥名與團員們在合唱之路上無數個日夜的辛勤耕耘,也見證著他們從默默無聞到驚艷眾人的華麗蛻變,這支扎根平陽沃土的合唱團懷揣著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與執著追求,一步一個腳印雕琢出屬于他們的“臨汾和聲”。
音樂種子萌芽:逐夢藝術的起點
合唱藝術是聲樂領域中更高層次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指揮被稱為一個合唱團的靈魂,不僅是音樂作品的詮釋者,也是音樂作品的指揮者和表演者。
1985年,朱彥名出生在呂梁臨縣一個音樂世家。5歲時,在父親的教導下,他開始學習二胡,又陸續學習了嗩吶、板胡、手風琴、竹笛、鋼琴、小號等多種樂器。18歲時,執著追夢的朱彥名考入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年里系統學習了作曲指揮專業知識,為日后在合唱指揮領域大展拳腳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大學畢業后,他選擇來到市老年大學,由此開啟了長達十五年的合唱教學之旅。
合唱藝術的關鍵在于和諧統一,要求每一位演唱者必須精準把握音準與節奏。特別是在多聲部相互交織、融合的過程中,演唱者更需要依據指揮的引導,將個人的聲音融入集體之中,從而構建出整體的美妙和聲。市老年大學合唱團成員平均年齡65歲左右,來自各行各業,大多沒有音樂基礎,對合唱的概念和技巧知之甚少。朱彥名沒有就此退縮,從最基礎、最根本的發聲訓練入手,逐句、逐個音符地耐心教導??紤]到老年學員樂理知識接受慢、習慣性歌唱方法難以改變等問題,他不厭其煩地反復示范,引導他們通過模仿掌握正確的發聲和演唱技巧。
為了解決學員們嗓音特質千差萬別、演唱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朱彥名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確保每一位學員都能跟上步調,用和諧統一的歌聲展現團隊風采。
正是在朱彥名和團員們的不懈努力下,近年來,市老年大學合唱團頻頻亮相各級各類晚會、慰問演出等活動。2024年國慶節期間,他們在壺口瀑布前一次次唱響《黃河大合唱》,波瀾壯闊的歌聲和著洶涌澎湃的河水,感染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觀眾,成為臨汾文旅乃至山西文旅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雕琢“臨汾和聲”:汗水澆灌的榮耀
參加南寧合唱節,是朱彥名帶領團隊首次向全國性大賽發起沖擊。
選曲環節,他充分考慮到大劇院場地開闊、音效獨特的特性,精心篩選出音域跨度小、契合老年人嗓音條件,且易于統一音色的《菊花臺》與《母親的微笑》作為參賽曲目。
賽前15天,朱彥名和團員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強化訓練中。從單個音準的反復摳練,到和聲的精準調校,他們專注于每一個發聲的細微技巧,一字一詞一音地精心打磨。從動作的精心設計,到情感的細膩拿捏,他們一遍遍地雕琢舞臺細節。從日影灑落到燈火通明,市老年大學教室里縈繞著他們的歌聲,留下了他們訓練的身影。
當站在光與音的交匯點時,盛裝的團員們顯得既興奮又緊張。場內,其他15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合唱團,不乏實力不俗的隊伍和頗有名氣的專業指揮?!安痪o張,穩定發揮!”朱彥名告訴自己。只見他雙腳沉穩站立,稍稍調整呼吸,便輕輕下壓手勢,微笑著給予團員們一個安心的眼神。音樂舒緩地響起,輕柔的音符隨之在團員們的唇齒間婉轉流淌,低音部醇厚深沉,高音部清脆嘹亮,中音部圓潤銜接……旋律激昂時,朱彥名雙手揮出,剛勁有力。男團員歌聲雄渾如洪鐘,女團員則婉轉似夜鶯,合唱聲時而低回婉轉,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悠揚空靈。兩首曲目演繹完畢,整個音樂廳仿佛沉浸在夢境之中,短暫的寂靜后爆發出了如雷般的掌聲。
璀璨燈光映照下,團員們眼眶里盈滿了淚水。這一刻,所有的汗水與心血都化作了領獎臺上的榮耀。
回憶往昔,合唱團成員樊冬云激動地說:“這次能和伙伴們登上高層次的比賽舞臺,而且能獲獎,真是自豪極了!”
一路走來,團員們深知從最初連基本音符都難以找準,到在全國大賽舞臺上用歌聲征服觀眾,這華麗蛻變的背后是無數次的刻苦練習,也是朱彥名長久以來的默默付出。在教學課堂上,他身兼教師、指揮、伴奏等,對合唱團進行嚴格而專業的教授指導。在征戰比賽過程中,他又是團員們的“大管家”,從衣食住行的細致安排,到心理情緒的貼心關懷,事無巨細,面面俱到。
對此,朱彥名明白合唱于這些老年團員而言,是藝術追求,更是精神寄托與社交紐帶,讓他們在一支溫暖和諧的團隊里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為才是最重要的。
藝海揚帆:永不止步的追求
合唱藝術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彰顯著國民文化藝術素養,也映照著時代精神風貌。十數年來,朱彥名在這條道路上一路前行,如同一位堅毅的行者,腳步從未停歇。
隨著在合唱圈的名聲與日俱增,朱彥名不僅擔任著市老年大學合唱團教師、擁有自己的興樂藝術團,同時擔任了堯都區老體協合唱團、市老年大學貢院教學示范點等團隊的指揮,還頻繁受邀對各類合唱團體進行藝術指導和指揮。每周不同時間段,特別是每年消夏晚會、重要節點等活動期間,他更是奔波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為群眾文化活動和合唱大賽排練指導。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市域內乃至太原、晉中、呂梁、運城等周邊地市,為臨汾乃至山西的合唱事業和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藝無止境。朱彥名對合唱藝術孜孜以求,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去外地找名師進修,學習最新的合唱指揮理念和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和專業水平。與此同時,他還發揮音樂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各類音樂創作活動,如近期為運城河津市的原創音樂劇《滕王閣序》編配合唱,為臨汾市殘聯編寫《殘聯之歌》等,用音樂傳遞正能量和美好情感。
朱彥名,臨汾合唱事業的一顆閃閃的明星,用熱愛與執著默默耕耘,在揮臂間為市老年大學合唱團賦予靈魂,為提升群眾文化品位、展示臨汾形象發揮了光和熱。
談及未來,朱彥名表示,下一步將面向全市招募更多熱愛合唱的市民加入團隊,通過挖掘優秀人才,進一步提升團隊的整體水平。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臨汾合唱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臨汾和聲”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記者 孫宗林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