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又見飛鏢!一支小小的鏢,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小拋物線,穩穩地落在靶心上……
8月1日,在侯馬市澮濱街道秦村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7歲的劉知皓和爸爸劉博和在眾人注視下投出了各自手中的飛鏢,立即贏得了喝彩聲。
這是“奪鏢未來健康杯·軟式飛鏢線上親子賽”啟動儀式上的一幕。當天,2020中國飛鏢公開賽——侯馬站新聞發布會同時舉行,矢志打造“中國飛鏢之都”新名片的侯馬市再次聚焦了公眾目光。
侯馬,歷史悠久,人文厚重,曾是春秋晚期晉國的都城,亦因地處晉南中心地帶而有“南來北往通衢之地、千車百貨商貿之城”美譽。作為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休閑運動,飛鏢運動在我國最早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晉國的投壺。投壺是古代上層貴族重要的禮樂活動,也是一項帶有娛樂性質的體育游戲,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流行到清代。據《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投壺伴隨著《貍首》《鹿鳴》等琴瑟之曲,賓客動作優雅,與詩樂節奏相和相融。司馬光在《投壺新格》中寫道:“投壺,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為國、可以觀人。”早在西漢時期,這一禮樂活動就隨著霍去病西征匈奴而傳入歐洲,后來逐漸演化成現代飛鏢運動,在歐美國家廣受青睞。
“飛鏢雖然小,但老少皆宜,它能使孩子遠離手機,防控視力下降,還能提高專注力和計算力,豐富每天的生活。”談及飛鏢運動,曾在2019年全國賽事中獲得業余賽個人前八、團體賽冠軍的劉博和如是說。今年疫情期間,他引導7歲的兒子劉知皓開始練習飛鏢,“沒想到專業選手看后連說‘好’。”前不久,小知皓還代表侯馬在端午節直播活動中進行了現場表演。
劉博和父子只是此次“奪鏢未來健康杯·軟式飛鏢線上親子賽”的一個參賽家庭,也是侯馬市眾多熱愛飛鏢運動者的代表。由于被認為是飛鏢運動的起源地,加之這一運動對全身肌肉、視力保健和平衡能力都有較好的鍛煉效果,適應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侯馬市相繼于2018年、2019年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飛鏢公開賽暨奪鏢中國·軟式飛鏢職業賽,在給飛鏢運動植入深厚文化基因的同時,極大地激發了當地群眾的參與熱情。兩年來,飛鏢運動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成為當地群眾喜愛的全民健身項目,也成為該市創建“全國健康城市”的特色項目,為打造“中國飛鏢之都”奠定了基礎。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飛鏢運動非常適合家庭場景、居家運動的優勢和發展推廣價值得以彰顯,當地為此制定了《2020侯馬飛鏢健康項目規劃》。侯馬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曉君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該市將通過組建飛鏢協會、飛鏢興趣小組、飛鏢俱樂部等多種形式,鋪設更多的飛鏢訓練中心、社區飛鏢體驗中心、校園飛鏢課堂、企業飛鏢休閑室等訓練場館,不斷增強市民對飛鏢的認識與體驗。同時,配合豐富的飛鏢活動和各類飛鏢賽事,不斷增強公眾對飛鏢運動的喜愛程度,營造全民懂鏢、全民愛鏢的濃厚氛圍,綜合提升整體飛鏢水平和飛鏢產業價值,將侯馬“中國飛鏢之都”的城市名片打造得更響亮。
“奪鏢未來健康杯·軟式飛鏢線上親子賽”和“2020中國飛鏢公開賽(臨汾·侯馬站)”也是臨汾市市、縣兩級打造“世界飛鏢故里”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臨汾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體育強國重要論述為指導,按照省委建設“體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安排部署,緊緊依托優勢體育資源,把體育發展作為奮力蹚出一條轉型發展新路的重要內容,全力打造“世界飛鏢故里”“中國圍棋之鄉”“沿黃網球名城”“三晉射擊強市”“區域冰雪中心”“航空運動佳地”六張體育名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即對此進行了安排,臨汾市政府制定了《打造“六張體育名片”任務分解》,全市一盤棋,市、縣齊努力,著力發揮體育在凝聚精神力量、樹立城市形象、促進產業轉型、提高生活品質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將進一步推進侯馬飛鏢起源文化的挖掘和飛鏢運動的普及推廣,使‘世界飛鏢故里’這張體育名片盡早璀璨生輝。”臨汾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海平如是說。
記者 孫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