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古老的國粹需要傳承,傳承之路卻充滿荊棘。在平陽大地上就有這么一個號稱“打不倒”的武術人——張燕軍。近幾年,他拿起“改革”與“創新”兩把大刀,奮發有為,披荊斬棘,為臨汾乃至山西的武術傳承開辟了一條新路。
二十年來,他身先士卒走在傳播武術的第一線,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辦武校、開武館、辦各級各類武術錦標賽、與非洲悍將打擂……作為武術的受益者,他對于武術的熱愛與傳播,沒有一刻停止過,從2018年開始,作為總策劃的張燕軍成功舉辦了六場“龍拳風搏擊爭霸賽”。
2018年,面對全市武術館校之間交流少、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的情況,時任市武術協會秘書長的張燕軍提出了在全市范圍內辦“龍拳風搏擊爭霸賽”的建議。在當時無人敢勝任總策劃的情況下,張艷軍聯系場地、人員安排、布置場地等諸多繁雜事物,因為過于專注與勞累,他整個人硬是熬瘦了近十斤。眼看著比賽馬上開始,主持人卻臨時缺席。面對已精心準備付出大半個月辛苦勞動的工作人員以及滿心期待的觀眾,張燕軍沒有絲毫猶豫,接過話筒,擔任起全場的主持人。毫無主持經驗的他,開始熬夜背臺詞,臺詞記不牢,就反復記,常常記到后半夜。后來彩排,妻子為他錄像,他又發現自己的普通話不是很過關。于是精益求精的他在一個軟件上開辦了《燕軍講武堂》,每天錄一小段與武術相關的音頻,發到自己的工作群里,讓大家既學習了武術知識,又提高了他的普通話。
2019年1月1日,“壯志雄心龍拳風”搏擊明星爭霸賽在我市堯鄉古鎮成功舉辦。當天臨汾市的氣溫只有0度左右,作為整場活動的總策劃張燕軍最早到達現場布置安排。比賽開始后,他脫掉了棉外套,僅著一件薄襯衫在擂臺上為大家激情解說,誰都看不出來他冷,因為他滿面笑容,聲音洪亮,完成了整整6個小時、10組隊員的比賽主持工作。直到最后一組選手比賽結束,張艷軍緊繃的心才放松下來,在擂臺下找到自己的棉衣,當時渾身早已經凍透了。那次比賽之后,他的身體好幾天硬是沒緩過來,但他的心是暖的。看著比賽的選手有了實戰經驗,看著自己武校的孩子在擂臺上一展雄風,看著武術界各位同仁們的齊心協力,看著媒體朋友們的積極宣傳,看著擂臺下奮力鼓掌的觀眾,張燕軍說,一切都值了!
春節過后,2月15日——19日“華門論劍龍拳風”搏擊爭霸賽在堯廟景區華門下舉辦了五場。張燕軍帶領全體工作人員正月初六就開始了籌備工作,同時帶領部分參賽隊員苦練基本功與技巧,鵝毛大雪沒能擋住他們操練的步伐。在他的帶領下,全體參賽人員精誠團結,沒有一個人退縮,為臨汾市民奉上了一場場激烈精彩的比賽。歷時5天的“華門論劍龍拳風”搏擊爭霸賽展示出跆拳道、摔跤、散打、自由搏擊對抗項目的獨特魅力。全方位的報道、高質量的精彩解說、高規格的裁判隊伍、激烈的對抗,呈現出一場場精彩絕倫的高水平搏擊爭霸賽,成為華門景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武術傳播的路上,“利器”就是隊伍。作為這支武術傳播隊伍的領頭人,張燕軍認真負責,嚴于律己,通過抓管理、抓細節、抓紀律,全力提升戰斗力鍛造出一支高素質、快反應的隊伍。在一次次的比賽當中,他不斷總結經驗,讓“龍拳風搏擊爭霸賽”成為一個個響當當的品牌。 安年華 文/圖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