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為了紀念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存續40周年,在該校任職、學習過的部分師生編撰了一本主題為“尋跡四十年 難了軍旅情”的《紀念冊》。《紀念冊》圖文并茂,全景式展示回顧了該校存續期間取得的輝煌成果和與臨汾人民結下的深情厚誼。
空軍第十二飛行學院的前身是陸軍川南軍區,于1952年轉移入駐臨汾創建航空學校。部隊先后沿用過第十二航空學校、2542部隊、空字027部隊、86152部隊、第十二飛行學院等番號。1992年部隊建制撤銷,和同時撤銷的第六飛行學院組成新的六飛院,院部遷往河北涿州。
在該校40年的存續期內,共組織飛行訓練113萬多小時,培養畢業中、外飛行員3680余名,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00余名。該校畢業學員中涌現出200余名空軍師、軍及以上級別的領導干部,數十名肩扛將星的將軍,原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曾是該校24期甲班學員。50年代在福建前線防空作戰中犧牲的空中勇士杜風瑞、航天英雄景海鵬、航天員張曉光都是從該校畢業的。眾多名人曾在該校工作、任職,其中有人民空軍初創時的吉林通化老航校副校長、起義將領白起,新中國擊落美機第一人李漢,抗美援朝空軍特等功臣、被毛主席譽為“孤膽英雄”的華龍毅,還有駕機回歸的徐廷澤、黃植誠等。除了完成教學任務,該校還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參加搶險救災等,為當地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據編撰者介紹,出版《紀念冊》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歷史的回憶,不忘過去,昭示現在,鏡鑒未來,弘揚和傳承老一輩空軍英雄模范人物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優良的革命傳統,鼓舞和教育后人自覺向先進模范人物看齊,讓愛國、愛黨、愛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除了舉行《紀念冊》首發式之外,建校元老、英模人物、從該校走出的一些空軍高級將領、抗日時期入伍的老同志以及退伍老兵、家屬子女還將齊聚一堂共話當年,暢想未來,弘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王慶章)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