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邱睿) 12月16日上午,由《趙城金藏》文化促進會、市文化局舉辦的《趙城金藏》復制工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全國政協文史館舉行。這標志著經過9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備受關注《趙城金藏》復制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原副主任張雙虎、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梁衡及中國佛教協會、國家圖書館、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山西日報》、山西電視臺等10余家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趙城金藏》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經,因其刻印于金代,并被發現于臨汾趙城縣(后并入洪洞縣)廣勝寺,故名《趙城金藏》。該書現收藏于國家圖書館,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一道被譽為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據史料記載,《趙城金藏》總數6980卷,經過17年的整理修復,目前收藏4813卷。《趙城金藏》內容涉及佛學、哲學、歷史、藝術、天文、醫藥、建筑等領域,被譽為“天壤間的孤本秘笈”。同時,因其印刷清晰,字體勁拔,刀法線條豪放嚴整,業已成為我國雕版印刷史上的珍貴標本,在刻經史、版本史、校勘學、目錄學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文化價值。自2016年3月開始,市文化局工作人員先后多次赴京了解《趙城金藏》傳承、修復、保存情況,洽談復制工程有關事宜,在國家圖書館的大力配合下,雙方順利達成首批100卷經藏復制協議。截至目前,已復制完成50卷,其余50卷復制工作預計于2017年3月完成。
據了解,《趙城金藏》復制項目采取公益認領方式,認領人一卷出資2萬元,每卷復制3件,分別由市圖書館收藏1件,回歸洪洞縣廣勝寺1件,回贈出資團體或個人1件。通過前期廣泛宣傳,現已募得資金200余萬元,后續復制中,我市還將通過開展《趙城金藏》回歸廣勝寺儀式、拍攝《趙城金藏》紀錄片等一系列活動,深入挖掘《趙城金藏》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從而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提升我市文化影響力。
當天下午,《趙城金藏》文化促進研討會也在京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國家圖書館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們匯聚一堂,就《趙城金藏》所蘊涵的史學、國學價值進行了深入交流。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