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山西師大國旗班開展暑期“國情社情觀察”志愿文明系列活動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7月17日至7月23日,堯都區車站街建設社區攜手山西師范大學國旗班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暑期“國情社情觀察”志愿文明系列活動。社區干部與師大國旗班志愿者從心系兒童獻愛心、關愛老人送溫暖、參觀社區共建單位,積極踐行“三社聯動”、關心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及關愛生命健康、點亮微心愿,唱響中國夢積極實施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師大國旗班的志愿者們告訴記者,此次活動旨在了解社區青少年的學習情況,培養青少年具備初步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近距離觀察“十三五”以來居民生活條件及文化娛樂活動的變化和“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的發展,以小見大洞察經濟社會及城市社區建設進程。
師大國旗班志愿者充分結合專業優勢,為孩子們進行為期六天的一對一專業學習輔導。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孩子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幫助社區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便捷的圖書借閱渠道,社區干部及堯都區志愿者聯合會、師大國旗班志愿者共同建立“建設社區蒲公英圖書驛站”。希望社區青少年能夠“讀好書,好讀書”,也希望大家可以將閑置圖書捐贈或寄放在驛站互相分享。為幫助青少年提升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引導他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安全文明的暑假,建設社區和志愿者們積極開展“法律進社區”暑期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將法制宣傳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活動中,使青少年在實踐中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培養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習慣。
7月19日下午,3名國旗班志愿者隨建設社區主任趙文菊一道走進社區看望高齡老人鄭秀蘭。鄭老已癱瘓在床6年多,兩個月前有精神殘疾的兒子也生病去世,老人還沒有走出失去兒子的陰影。當聊起往事時,老人想到了這些年社區先后協調解決了許多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不禁熱淚盈眶。次日上午,趙文菊又帶著志愿者來到抗戰老兵崔喜生家,了解老人生活方面的需求,聆聽老人的抗戰故事,并為其整理床鋪、修剪指甲。崔老雖已95歲高齡,但抗日戰爭、朝鮮戰爭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老人的樂觀和堅韌給志愿者們留下深刻印象。21日下午,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又聯系上“梁三美發沙龍”的理發師,走進一位低保戶家中為他理發。與此同時,志愿者們又為低保戶打掃衛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期間,一支志愿者小分隊還專程赴建設社區東風雪鐵龍4S店、“梁三美發沙龍”理發店、德美文化產業公司三家單位進行觀察學習。4S店熱衷慈善事業不留名,為社區捐資幫扶殘疾貧困弱勢群體,也幫社區解決了一些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梁三美發沙龍”理發店常年開展為轄區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困難家庭上門義務理發,為轄區環衛工人免費理發,現已形成常態化。
“手牽手,夢牽夢,請把心愿留在這里,我們愿意為你的微心愿貢獻我們的一點力量,讓我們用愛心點亮微心愿。” 點亮微心愿,唱響中國夢。歷時一周的活動時間里,國旗班的志愿者們還與社區干部一起進入社區,向社區居民征集微心愿,并進行整理制作心愿墻。所謂微心愿,是指居民個人一時想解決又解決不了,別人幫一幫就能解決的小困難和小心愿,可操作性較強。
短短一周的暑期活動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就過,國旗班的志愿者們為之付出了真情,感動了居民、也感動了社區干部,志愿服務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同時,這次暑期志愿活動也彰顯出當代大學生渴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用知識解決社會問題,更好肩負起社會責任的堅持努力和執著追求。
讓我們為國旗班的志愿文明系列行動點贊致敬。
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