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張浩)6月8日上午,我市在市區古城公園舉辦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為主題的“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讓廣大民眾近距離地了解非遺,參與保護。市領導黃翠蓮、王金珍、王振宇、楊益民出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記憶符號,是城市歷史和社會文明最具說服力的見證。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定為我國“文化遺產日”。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申報、保護機構建設、專項資金投入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1項、省級項目114項、市級項目232項、縣級項目435項;國家級傳承人5名、省級傳承人112人、市級傳承人279名、縣級傳承人404名,項目和傳承人總數位居全省前列。
本次活動精選了南上官舞獅、平陽木版年畫、白石村傳統鑼鼓、剪紙等非遺項目進行了現場展演,在非遺項目精品展廳薈萃了丁村土布、翼城花鼓、平陽麻箋、霍州粗布等30余個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動靜相宜的宣展形式展現出“非遺”的獨特魅力,引得現場觀眾湊近觀看、嘖嘖稱奇。
市領導參觀了非遺項目精品展,觀看了現場展演、展示,并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材料,呼吁廣大群眾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中來。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