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 精彩紛呈
——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綜述
臨汾新聞網訊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五屆山西省運動會周期的第一年,我市體育代表團在比賽中共獲得金牌20枚、銀牌33枚、銅牌35枚。這不僅是我市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以來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市競技體育蓬勃發展的精彩呈現,更為我市的“十二五”體育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
“十二五”期間,我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群眾體育賽事紅紅火火,競技體育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體育產業成功轉型升級,全市體育事業發展迸發出勃勃生機。
群眾體育大放異彩
5年來,我市以每年春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等節日為依托,以“十個萬人健身活動”為出發點,利用各時間節點在各類人群、各行業、各協會中開展參與性強、娛樂性強、小型多樣的體育類健身、比賽活動,群眾體育得到蓬勃發展。
以建設全民健身示范站(點)為突破口,我市全力推動全民健身組織建設,并于2012年全民健身日當天對各縣(市、區)、各組織上報的40個全民健身示范站(點)和191個全民健身站(點)舉行了授牌儀式并給與物質獎勵。全市以此為帶動,抓典型,樹樣板,全面推進城市社區全民 健身活動規范有序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市民的健身熱情。
“十二五”期間,我市舉辦了中國臨汾國際名校賽艇比賽、中國古縣牡丹杯CBA男子籃球精英賽、中國臨汾國際圍棋邀請賽、西山7縣籃球賽等。并在以各區域的特色和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我市全民健身品牌建設,在特色和亮點上下工夫,挖掘潛力,打造了具有臨汾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10個。系列品牌賽事活動的開展,全面打造和提升了我市全民健身活動的質量,突出了示范帶動效應,不僅使我市的群眾體育取得了豐碩成果,更提升了臨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競技體育捷報頻傳
“十二五”期間,我市組隊參加國際、國內賽事成績斐然。2012年洪洞女孩王亞男代表中國出征倫敦殘奧會,在坐式排球比賽中獲得冠軍;在澳門舉辦的第六屆世界門球錦標賽上,我市門球隊代表中國先后戰勝了韓國、馬來西亞代表隊獲得亞軍,為我市競技體育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5年來,我市通過舉辦、承辦各類項目的比賽,不僅提高了全市的競技體育水平,更促進了參賽各方相互間的交流,我市在體育賽場上的實力和影響力日漸增強。
市體校是我市競技體育人才的搖籃,加強市體校建設是競技體育強根固本的重要舉措,也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按照市教育局下發的通知文件精神,市體校完成了第三輪學校資質清查和管理星級評估工作,順利通過了三星級學校評估驗收工作。同時,市體校抓住評星和評估的有利時機,使辦公、教學設施得到了提質升級,校圖書室、電腦教室、實驗室相繼完成了籌建。2015年,該校有46名學生考入對口升學大專,12人考入本科院校。
體育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根基,“十二五”期間,我市大力完善體育基本設施建設,實施了市體育場館的改造,進一步加大了各縣(市、區)體育場館投資建設,做大做強體育產業園區建設。并在對全市體育產業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匯總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并建設了十大體育產業園區基地。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設項目是山西省重點建設項目,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 進行研究,安排部署、協調相關事宜,并成立了組織機構,目前,項目前期所需部分資金300萬元已劃撥到賬,地質勘察招投標工作已完成,準備進入實地作業實施階段。
“十二五”期間,全市151個鄉鎮、2968個行政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動廣場實現了全覆蓋,另建成體育館7個、體育場7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9個。自2003年10月我市啟動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特別是2011年將其納入山西省新“五個全覆蓋”實施惠民工程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部門認真落實,其余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真正使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成為惠及廣大群眾的民心工程,實現了我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的扎實、快速推進。
五年彈指一揮間,我市體育事業的發展經歷了挑戰,收獲了喜悅,書寫了精彩,盡管也有低谷,飽嘗苦澀,但卻依舊鏗鏘前行。今后,我市體育界將繼續銘記使命,借勢發力,勇敢地面對挑戰,以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譜寫新的篇章。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