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15年來,全市科技工作充分發揮在創新驅動、低碳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把智慧和熱情凝聚到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上,在七個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市科研經費基本達到本級財政支出的1%,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帶動產業升級。全市共爭取省重大科技計劃專項2個,經費4200萬元,省其他科技計劃項目9項,下達經費318萬元,市本級2015年度科技計劃資金為1100萬元,實施科技項目58個。
圍繞創新驅動和低碳發展戰略,健全企業自主創新體系。根據年初建賬,該局任務為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創新型企業5家。該局認真組織山西風雷鉆具有限公司、山西好利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臨汾鵬泰偉業有限公司、侯馬市晉烽機械鑄造有限公司、臨汾市八方通達飼料有限公司、臨汾鍵翔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6家企業向省科技廳申報,已全部通過評審。另有山西亞華制蓋有限公司、山西三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銅材有限責任公司3家企業通過重新認定。截至目前,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在2014年28家基礎上增加到33家,同時認定了科技創新型企業6家,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
圍繞“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培育一批科技示范基地,開展農村科技培訓,組織農村技術承包10項。截至目前,建立了曲沃磨盤嶺、襄汾丁村兩個省級示范園,17個市級示范基地。2015年申報省技術承包項目16項,獲得了3項集體獎,組織上報了“三區”科技人才培訓人員19人。通過12396熱線發布農業科技信息1000條,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加強專利宣傳、培訓和執法工作,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專利擁有量達到321件。一年來,該局先后開展了主題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為全市推進以“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組織了全市知識產權培訓,舉辦了專利培訓會,進一步推動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企業知名品牌的培育。
廣泛開展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簽訂市政府與中科院北京分院戰略合作協議。一年來,該局依托已建立的產學研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不斷引深產學研合作。通過對各大專院校和全市行業技術、人才和項目需求情況進行調研,共征集到合作項目76項、人才需求58個、技術需求56個、項目需求36項,建立了產學研合作信息平臺。2015年5月19日,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授牌并開始運行,山西五洲昕宇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正在完善相關報批手續。11月上旬,安排有關人員分赴北京、大連及我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征集科技研發成果,已遴選出102項成果,為我市產業轉型儲備項目。12月21日,該局承辦了全市科技創新發展論壇,通過征求高校院所、科研機構最新科技成果,促成企業、院校、研究機構三方洽談。
設立全市科技人才《“臨汾市長創新獎”獎勵辦法》,建立科研人員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鼓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同時,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經管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大力提升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吸引力,吸引外地科研開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來臨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組織全市科技活動周、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等活動。下發了相關通知,對科技活動周活動的內容、方式、步驟等工作細節做了統一要求,確保活動效果落到了實處。參加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免費向群眾贈科普知識宣傳冊及專項資金3萬元,并現場為農民答疑解惑,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村送資金、送設備、送項目、送科技,為增強農民致富能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