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盧凱)堯都群英會此地,揮毫落墨顯風華。1月9日,市書法家協會2016年度工作會議在襄汾荷花園溫泉度假旅游景區召開,市書協主席團委員及各縣(市、區)書協主席副主席共襄盛會。會議總結了2015年書協的主要工作和成績,并安排了2016年度書協工作重點和展賽情況。
中國是書法的故鄉,自從有了漢字就有了書法。而臨汾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與書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是陶寺遺址出土的朱書扁壺,還是山西博物院館藏十大國寶之一的侯馬盟書,都讓人們看到了臨汾與書法的淵源。而從臨汾這塊土地上走出的諸多著名書法家,以及近些年在國內書法大賽上,當仁不讓頻頻折桂的臨汾書法家,更讓世人看到了臨汾書法人的勤奮和執著。近年來,市書法家協會舉辦了多次高規格、高水平的群眾性書法活動,一大批中青年書法家脫穎而出,一些書法家及其作品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影響,制造出其他兄弟城市艷羨的“臨汾現象”,引起書法界的廣泛關注和好奇。
過去的一年,市書法家協會充分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致力于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提高凝聚力,拓展創造力,增強新活力,在普及傳統書法藝術的基礎上,以提高書法水平、濃厚書法氛圍、繁榮書法創作、開展書法公益活動為中心,不定期進行專家講座、內部點評、采風交流等工作,帶領會員和廣大書法愛好者在藝術求索的同時收獲藝術愉悅,創作出大批優秀作品。同時成功組織多次書法作品展,組織書法家創作精品參加國內各類書法比賽,獲得了可喜成績,在全市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各縣(市、區)書法家協會認真組織會員學習交流、創作參賽,并立足本地實際,積極開展書法進基層活動,一幅幅氣勢磅礴的書法作品和滿含新春喜悅的春聯,傳達著書協會員與基層人民的手足情深。吉縣書法家協會連續多年開展為教師送春聯活動,送去五千多副春聯,該活動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襄汾縣書法家協會倡議的“家家戶戶掛字畫”活動,不僅在全縣營造出了濃厚的書法學習、鑒賞氛圍,更使得該縣涌現出了“書法村”“書法鎮”;鄉寧縣書法家協會定期組織會員走進校園進行書法公益講座,培養學生們寫好漢字,從傳統書法中獲得熏陶;蒲縣書法家協會在培訓、展覽、學習、服務上下功夫,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堯都區書法家協會隊伍不斷壯大,其中有兩名90后會員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另有兩名會員成為市委聯系的高級專家。
“成績只屬于過去,今年,市書協有更多工作要做。”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侯天元表示,今后,市書協將繼續聯合各縣(市、區)書協開展好書法進基層活動,從而帶動更多的人了解書法、喜愛書法。他透露,今年5月,市書協將舉行臨汾首屆篆刻展,目前相關準備工作已經開始,這既是對臨汾篆刻隊伍的一次檢閱,也是對我市篆刻工作的有力促進。
侯馬盟書作為我國目前所發現古代文字中最早用毛筆書寫且篇章完整的官方典籍書法真跡,全國有很多專家或書法愛好者在學習研究。針對這一現象,侯天元勉勵與會人員,希望今后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侯馬盟書體的學習和創作中。在他看來,作為一名臨汾書法家,更應該多學習和創作,以此展示“盟書體”的獨特魅力,反映近年來我市在晉文化研究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8日,臨汾書協2016年度新春筆會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舉行。大家揮毫落墨,筆走龍蛇,風采斐然。筆會為眾多書法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當天就有眾多襄汾縣書法愛好者前來現場觀摩取經。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