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品譽三晉 異彩紛呈耀金秋
——我市參展第四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金秋十月,連綿細雨中,第四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在省城太原盛裝開幕。滿載著豐收的喜悅,500余種來自平陽大地的特色農產品又一次匯聚于龍城,恰似集結的號角,吹出了臨汾向現代特色農業大步邁進的華美樂章。
一
依托本次農博會平臺,我市各地紛紛拿出最具特色的農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向全省人民進行展示推介。
吉縣一如既往地主打“蘋果”牌,展臺門口,幾十箱擺放整齊的紅富士蘋果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沁人心脾的甘甜口感更是讓大家贊不絕口。作為占據得天獨厚地理優勢“中國蘋果之鄉”,吉縣非常適宜蘋果生長,而本次展會上隆重推出的有機蘋果更是獨占鰲頭。“這些年,人們越來越注重農產品質量,所以有機水果的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好。這不,一上午的時間,就收到好幾個大訂單。”該縣某有機蘋果經銷商一提起自家產品在農博會上的銷量,高興得合不攏嘴。
作為隰縣農業的拳頭品牌,“玉露香”梨在本次農博會上當仁不讓。近年來,該縣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優質品種,出產的“玉露香”梨曾在全國榮獲大獎。該縣果業局負責人信心十足,“我們的梨果產品肯定會在農博會上一炮打響。”相比之下,古稱“長壽果”的霍州“文冠果”產業鏈延伸更長,“‘文冠果’是經濟樹之王,渾身都是寶,細到每個毛孔都可以創造價值,我們公司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研發出文冠果飲品、食用油等系列高科技產品。”霍州某“文冠果”開發公司經理自豪地說。
除了這些,還有堯都的富硒黑小麥、永和的紅棗、浮山的小米、古縣的核桃、曲沃的大蒜、鄉寧的翅果油……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爭奇斗艷,讓諸多參觀者在一飽眼福的同時也期待著一場難得的味覺盛宴。
二
巧奪天工的浮山剪紙、美輪美奐的仿古青銅器、描龍繡鳳的黑苦蕎枕頭……一字排開的我市民間工藝品展臺前,游人們紛紛駐足參觀。
展廳一角,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來自蒲縣的麥稈燙畫制作大師亢秀奎正在進行現場創作,只見他用一支類似于畫筆的烙鐵在草圖上精雕細琢、反復“打磨”,不一會兒,一幅生動的人物肖像便初具雛形,躍然紙上。
“第一次見到這么精美的燙畫,真是大開眼界”,伴隨著周圍觀眾的贊嘆,老亢打開了“話匣子”,“制作‘麥稈燙畫’首先要選擇光澤度好,有彩紋、有質感的麥稈作為基材,然后根據作品需要進行裁剪粘貼,其間要經歷十幾道工序。雖然較為繁瑣,但卻馬虎不得,每道工序都要十分精細,否則就會影響作品最后的質量。”“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農博會了,希望借助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麥稈燙畫、喜歡麥稈燙畫。”對于這次參展,老亢信心滿滿,“2011年農博會,我的畫被美國客商一次性購買了60余幅,希望這次可以‘更上一層樓’”“本次參展的工藝品大多來自民間,是經過認真‘篩選’、原汁原味特色鮮明的工藝美術‘精華’”。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臨汾極具人文氣息的歷史文化傳承醞釀出別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而此次組織參展的目的之一便是要推動更多、更好民間工藝作品能夠走出‘尋常百姓家’,在更廣闊的舞臺煥發新的活力。”“民間藝術是一種純手工、純民族精神符號的文化,是民族魂魄的象征,我們要繼承歷史、發展歷史。”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三年級學生杜斌看來,精美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蘊含著無窮的文化魅力,而要使這種魅力傳承下去,與時俱進才是關鍵,“政府搭臺,開拓市場或許是時下最佳的選擇。”
三
互聯網時代,山西的特色農產品要想走的更遠,離不開與電商攜手前行,本屆農博會上,農產品電子商務論壇、電子商務展區,都讓人們感受到我省正在崛起的農產品電商這一互聯網新氣象。這其中,我市的農產品電商們自然不甘人后。
10月24日,注冊地在臨汾經濟開發區的全省首家大型涉農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農芯樂”商城,借農博會的東風,與包括我市安澤、翼城在內的3市8縣敲定了農村電商項目,年底之前,一座座設在縣城里的電商服務中心將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我們的目標是明年年初在全省完成20個縣級服務中心、2000個村鎮服務站點的建設任務,5年內覆蓋全省行政村。”談起未來的規劃,該公司執行總裁劉文斌豪情滿懷。“前不久,我們與中國郵政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郵政物流把“農芯樂”商城上線產品送往全國基層村莊,并承諾省內村莊一日到達,這就能有效解決我省農村居民網上購物‘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農芯樂”之外,還有一些電商創新性地在農特產品中挖掘文化和故事,希望借助文化牌尋求市場的差異化發展。在這方面,“樂村淘”走在了前面,該電商平臺創始人趙士權告訴記者,“臨汾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下一步,我們就是要讓臨汾的文化與臨汾的農特產品深度結合,打造一個有文化、有歷史、有故事的特產,讓產品人格化、生命化。”不知不覺間,5天的時光匆匆而逝,第四屆農博會的帷幕即將落下。但臨汾農業特色化發展之路依然漫長,我們有理由相信,沿著規模化、優質化、產業化之路不斷前行的臨汾農業,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盛開出艷壓三晉的特色農產品之花。(邱睿)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