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臨汾特色文化品牌
臨汾新聞網訊 昨天上午,臨汾戲劇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基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標志著該項目進入破土動工的階段。令人期待的是,集排練、演出、展示、傳承、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戲曲藝術傳承發展培訓基地將更好地展示臨汾文化。
臨汾作為帝堯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慷慨激越、優美古樸的傳統戲曲是臨汾這片古老熱土上的絕美傳響,是千百年來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蒲州梆子和眉戶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我市戲曲工作者堅持“雙百”方針,二為”方向,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得到了全國戲劇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先后榮獲文化部文華獎、曹禺戲劇新劇目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花獎、上海白玉蘭獎、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現代戲突出貢獻獎等國家級大獎,擁有大小梅花獎演員50余名,被中國劇協授予“中國戲劇梅花之鄉”。
臨汾市戲劇研究院院長任跟心表示,在省市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通過近3年的努力,經過多次論證考察,終使項目落地。該工程的立項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促進經濟發展,建設文化強市,發展文化產業,惠及大眾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在不遠的將來,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必定是一個嶄新的、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具有現代化、生態化、園林化于一體的文化傳承培訓基地。
記者了解到,臨汾戲劇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基地建設是省級百日百項重點工程之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50畝,總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一億余元,共分3期工程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內容為傳習所,四層框架結構;二期工程為劇院;三期工程為非遺展示長廊和學員公寓。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總投資1300萬元。
該培訓基地的建設必將進一步促進戲劇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為臨汾的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帶來全新的綜合效益,為打造臨汾特色文化品牌,促進我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記者 盧凱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細涓成流 捐贈舊衣暖人心
下一篇: 安澤縣廉政文化建設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