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隰斌 盧凱)城市雕塑作為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公眾的重視。那些凝固在城市一角的雕塑作品,正以無聲的方式默默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位。我市城市雕塑建設項目繼獲得全國優秀組織獎后,近日,《雕塑改變城市——宿青平雕塑作品集》由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發行,再次將臨汾城市雕塑取得的成績展示在世人面前。
眾所周知,臨汾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廣布于眾多寺廟的佛教、道教雕像和豐富的民俗雕塑雕刻光彩奪目。然而臨汾現代城市雕塑僅始于20世紀90年代,位于山西師范大學的“名人雕像”和平陽廣場的“世紀之星”是這一時期僅有的兩組雕塑。21世紀以來,臨汾城市雕塑迅速起步發展,短短10余年,各類題材品類,不同規格材質的雕塑,如雨后春筍般林立于臨汾城市的各個角落,如今漫步臨汾街頭,人們總會不經意間發現,不管是在市區繁華街道,還是新修建的廣場、公園、橋頭,抑或在遍布市區的公共衛生間門外,甚至剛剛落成的小區周邊,都有雕塑的影子,在欣賞雕塑帶給人的無限美感的同時,人們也品味雕塑藝術帶給人的無限遐想。
要說到臨汾城市雕塑建設的快速發展,市住建局局長宿青平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在外界看來,他無疑是臨汾城市雕塑的推動者和設計者。從建造第一座城市雕塑,到提出建設雕塑之城的構想,十幾年來,為臨汾設計建設的雕塑達180余件。早在1998年,他擔任侯馬市委副書記時,就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尊環衛工人形象雕塑。2000年擔任臨汾市堯都區區長后,創建了堯廟旅游區和“中國華門”等知名文化品牌,由他設計建造的“堯都華表”落葉歸根”東方盤龍”及百余件歷史人物雕塑,使臨汾城市雕塑迅速起步。2008年,宿青平擔任臨汾市建設局局長后,相繼打造出“鑼鼓大橋”臉譜大橋”臥牛大橋”古城公園”等建筑文化品牌,三次創造世界吉尼斯紀錄,連環九鼎”伴侶”雕塑的外觀造型受到國家專利保護,三源文化”威風鑼鼓”“脊梁”龍之眼”等大型城雕被評為全國優秀雕塑作品。這些雕塑項目的建設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樹立了全新的城市形象,同時也為廣大群眾文化休閑、娛樂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正如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段喜臣在本書序中所言“臨汾作為一個中等城市,短短幾年時間就建造起很多具有文化分量的城市雕塑實屬罕見。在臨汾,我看到了一條以建設展示文化,以文化統領建設的路子,也看到了城市雕塑發展的一種新的探索?!?/p>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中考成績公布 “擇校戰役”打響
下一篇: 市青企協舉辦“中國夢”創業講座暨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