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熱浪滾滾,但更“熱”、更“火”的是學子和家長的心。就在周二,中考成績公布了,雖然各高中學校在中考之前就對成績優秀的學生訂出了種種優惠條件,但成績出來后,家長擇校的熱潮依然一浪高過一浪。
在市區轉悠一周,不但一中、三中、師大實驗中學等公立學校人滿為患,民辦中學平陽、同盛、新華也是人頭攢動。家長們頂著烈日,手里拿著礦泉水瓶,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幾個小時地等在學校里,焦灼寫滿臉上。
在臨一中校門口,某家長已經在烈日下苦等了近3個小時,只因女兒考的成績超過一中統招分數線2分,遺憾的是志愿中沒有報一中,心里實在不甘;在三中門口,某家長的孩子達到了六中統招線,但他還是千方百計找人往三中擴招里談,孩子本來學習不錯,上三中還是好些”;市地稅局的某先生,孩子只考了370分,上普通高中無可能,但他堅持“說啥也要上高中,不管掏多少錢”。
歸根結底,沒考上的,想方設法花錢也要上高中;考上的,就一定要上重點高中;自制力差的拼命上民辦中學。于是,有了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擇校情結。
誰都知道,初中三年畢業及普通高中的升學考試標志著一個學段的結束。進入高中,新的學習階段又已結束了。這好比一場馬拉松比賽,剛開始跑在前面的未必總是在前面,跑在后面的選手隨時可能超過前者。臨一中一位副校長告訴筆者,名校也并不是所有優秀生都適合上的,一中曾在某年做過一次測試,在錄取時位列全市前100名的學生,期中考試后有相當一部分跑到了該校的300名之后。這并非學校對學生不一視同仁,而是有部分學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學習環境發生改變,面對的同學和老師群體也發生改變,會在心理和學習方式上產生壓力和不適應感,致使成績發生突變,有的甚至降低了學習的信心。臨三中的一位老師告訴筆者,近年來,該校出現一個現象,以前擴招進來的學生,在一兩個學期之后,許多成績超越了統招進來的學生。這也說明,考在后面的學生,不一定是成績差的學生,恰恰相反,有可能是非常有潛力的學生。一位校長這樣說,沒有哪個學校、哪個老師不愿意教好學生,大家都在兢兢業業地教學,都希望以更好的成績向家長和社會匯報。過度的擇校,不但擾亂了招生秩序,還造成了家長精力、金錢的浪費。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生的成功取決于很多因素,既有學習環境、名師教育等多種因素,更有個體自身特性、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桃膺x擇的未必就是合適的,有時順其自然地學習反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奉勸各位家長別再盲目擇校,不妨各就各位,把用來拉關系、走后門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既考之,則上之,保持陽光心態,內心發奮圖強,學習一以貫之,注重科學方法。有此良好狀態,上哪個學校能不成才?(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 高卓然】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浮山發現《弟子規》修訂者賈存仁墓志銘
下一篇: 吉縣多舉措豐富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