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一行來到該校時,正值學校剛剛下課,但見兩位班主任站在樓道之間,各個年級的學生按順序整齊地下樓,整個樓道里除了腳步聲幾乎聽不到任何嘈雜音。一分鐘后,在燦爛的陽光下,伴隨著《弟子規》的誦讀聲,學生們在操場上伸開雙臂,整齊劃一地做起了弟子規操,經典的韻味在他們的一招一式之間散發出來,進而彌漫至整個校園……
鴻橋中學始建于2005年,目前有12個班級,共有學生600余名。凡是來過這所學校的人,都會被這所學校良好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的精神風貌所吸引。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學校著力于內涵發展和品位提升,以思想教育為本、素質教育為目標,在環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動育人、以德育人上大膽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使學校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
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比做好學校常規教育更重要。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可以促使智育得到最佳發展。對此,他們的目光不僅盯在應試教育上,而是充分重視德育教育,以此促進學生自治自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把精細化管理、近距離服務作為德育工作的核心,狠抓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借助校園文化建設以及開展各種活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凈化學生心靈,構建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優良校風,該校從2009年初開展了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每天利用專門的時間進行專項教育。校領導班子把初中三年的教育目標進行了量化、細化,走出一條特色教育的道路。
初一年級——解決愛學的問題,重在德育教育,突破在習慣養成。小學的教學方式、教材難度、學習習慣、教育方式與初中截然不同,如果在初一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抓好了,那么初中的后兩年就會進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形成良性循環。因此,該校通過養成教育,從心理上和學習方法上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著重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初二年級——解決會學的問題,鞏固養成教育的成果。初二是習慣鞏固發展時期,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技巧的時期。班主任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合作、學習,任課老師使用分層教學法,讓好學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程度上得到提高。
初三——解決要學的問題,為中考做好準備。初三是畢業升學的沖刺時期,一切都要以學習為重。他們著力培養學生肯吃苦、勤學習的能力,指導學生多動腦、想辦法、找捷徑、求上進。同時以勵志教育為主,對學生進行激勵、賞識、給力、加油,讓孩子們更加陽光、自信,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學校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是培養十種優良的品德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把儀容儀表整理好、文明言語、衛生打掃好、保護好自身安全、維護好公共環境和保護好公物等。他們一是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班級量化考核細則、文明班級評比細則,把管理細化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二是配備專門人員,采取領導值班、教師值班、教務處巡課等方式,每天巡察在教學育人的各個時段各個方位,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督查和養成;三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校會、班會、黑板報、文化長廊、國旗下的演講等多種形式,特別是每天的養成教育課,讓學生從思想上的認知到內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四是開展競賽,榜樣激勵。每周評出各年級的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掛上流動小紅旗;每學期評出三好學生、積極分子、進步獎,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五是家校聯手,提高校內教育的“鞏固率”。有關學生的信息都能及時通過校訊通反饋給家長,與家長、社會聯合管理好學生。堅持每大周一次家校聯系卡,堅持每學期召開兩次家長會等方式,密切了家校之間的聯系,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實效。
學校還結合節假日,開展了系列活動。例如在清明節前夕給學生們布置作業,讓同學們跟隨著家人祭祖、掃墓,了解這個節日意味著祭祀先烈先祖和亡人,表達對先輩的懷念和追憶,秉承祖先精神,弘揚家族文化。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讓他們明白了“人,不能忘本”的道理。
“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是該校的一項基本要求,2010年10月學校開展了首屆師生硬筆書法比賽,培養學生書寫規范習慣,形成學生尚美意識。全校策劃了由全體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硬筆書法比賽,經過初選、決賽、展評、總結,5名老師和30名學生獲得了硬筆書法獎。此做法營造了師生規范書寫的良好氛圍,作業書寫規范成為學校的一大亮點。
該校實施養成教育取得的成果十分明顯,學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明顯加強,生活習慣越來越好,每天的生活井井有條;課堂上學生專心致志聽講的越來越多,做小動作、交頭接耳的現象明顯減少;教師重視學生規范書寫,下大力氣糾正學生不良書寫習慣、美化卷面,把非智力因素對學生成才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值。
如今的鴻橋中學在蒲縣聲名大震,許多家長慕名而來,就連隰縣、大寧的學生也絡繹不絕。但校領導表示,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而養成教育是質量提升的重要助推器。下一步,該校將圍繞“增強隊伍素質,強化和諧管理,深化科研強校,注重質量立校,優化育人環境,創建全市一流”的工作思路,以更加全新的精神風貌、充沛的精力、頑強的意志,投身到基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去,為家長和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鄉寧開展婦女健康免費檢查
下一篇: 翼城縣重獎17名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