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段時間,他再來找我,口氣就收斂許多。我一問,才知道他是受了打擊:原來,和他同一宿舍的其他五個人,也個個都是狀元。仔細想想,也好理解,中國小鄉鎮、小縣城何其之多,各地的高考狀元,大多想進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所以,在這些學校,“滿屋盡是狀元郎”是司空見慣的事。
再過了十多年,我們高中同學聚會,他說話時,口氣又平和了不少。他說,他的那幫大學室友,包括他自己,出國的出國,做研究的做研究,工作的工作,但出類拔萃的并不多。自己琢磨,覺得是大家太循規蹈矩、缺乏敢想敢闖的精神所致。那口氣,已有了點滄桑感。
就在不久前,看到一份《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稱,由于狀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輕視了職業規劃,導致最后的職業成就低于社會預期。這既解釋了為何“滿屋盡是狀元郎”,又給出了狀元郎們在“長跑”后“泯然眾人矣”的另一個原因。和他談起這個話題,他很有些感慨。
講這段經歷,是想給這些天出盡風頭的高考狀元們提個醒:高考是短暫的,人生卻是長遠的。狀元的名號是榮耀,卻也可以成為負累——干得好是理所當然,干得不好容易遭人非議。拋開學校、媒體乃至商家那些帶著各式目的的關注,自己的路,還得自己一步步走下去。
還想給那些沒成為狀元郎的考生們也提個醒:高考僅僅只是場考試。成績的好壞,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不僅成不了狀元不等于失敗,就是考得不太好也不算失敗。真是人才,真想拔尖,以后還有很多機會。人生很長,路也很長。
最后是給夸耀這些狀元郎的各方聲音提個醒:且不說人生是場長跑;對于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來說,過度的贊揚其實是種捧殺。(柳新)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開心學國學”:只是競賽,無關學術
下一篇: 走下崇拜高考狀元的“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