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隨永和縣供電支公司經理梁喧一行再次來到于家咀村,感受于家咀村民們在通電后的新生活。
聽說我們是來回訪“戶戶通電”工程,于家咀村黨支部書記于三成高興地說:“通電四年,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抽水上了山,磨面有機器,做飯用上電磁爐,家家戶戶買了電視、通了電話,年輕人還買回了電腦。通過這些,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黨的政策,思維得到了轉變,頭腦比以前更靈活了。年輕人想的是發家致富的大事,干的是開發黃河灘涂、發展西瓜產業的正事。”
于家咀村緊鄰黃河,1936年5月2日,毛澤東主席帶領東征紅軍從于家咀渡口回師陜北。如今,于家咀村民正在開發這400多畝的黃河亂石灘,發展西瓜產業,于家咀的西瓜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在黃河灘的瓜棚里,我們見到了從辛角垣村來這里承包了7畝灘地、種植西瓜的馮愛文。他介紹說,由于氣溫高,加上沙質土壤,這里種的西瓜,味道爽甜可口。2006年通電后,縣上又修通了路,種下的西瓜不愁賣不掉。馮愛文是種植西瓜的行家里手,今年7畝西瓜已經收入5萬余元,平均每畝7000元。在馮愛文的帶動下,全村家家戶戶都來到黃河灘種植西瓜。縣供電公司工會主席馮永成介紹說,今年,縣供電公司投資26萬元上馬于家咀飲水工程,建成后澆地每畝可節省30元至40元,成本比現在少了一半。
永和供電支公司黨支部書記楊勇華介紹,近幾年來,永和電力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先后實施了“兩網改造”工程、“戶戶通電”工程、縣城電網改造工程、電氣化及路燈亮化工程,總投資達2700萬元,是1977年通電以來總投資的1.2倍,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永和電網。
電力事業的發展,帶動了永和經濟的發展。如今的永和,特色農業、特色旅游、特色山城的建設如火如荼,一個走向富裕的新永和必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厚永建 任軍鋒 陳愛紅)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