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留心觀察下,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一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所以社會監督比單一的執法部門監督覆蓋面更寬,發現的問題更多,尤其是一些平時生活中的小問題。”日前,家住市區鼓樓南大街的市民郭志偉在談及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說。他認為,我市應該建立一個眾所周知、行之有效的群眾舉報渠道,通過廣泛的社會監督來有效減少污染環境行為,保護生態環境。
郭志偉說:“比如有些小巷深處的飯店存在油煙污染,比如一些偏僻處被傾倒了不少垃圾而無人清理,又比如小區旁邊的工地存在揚塵污染,市民對這些身邊的現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但執法部門卻需要專門巡查到那里時才能發現。所以,依靠群眾監督一定是未來保護環境最重要的一條渠道。”
“最關鍵的是如何動員廣大群眾主動監督,參與監督,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反饋。”郭志偉認為,首先要建立人人都知道的舉報渠道,要像“110”“119”那樣廣為人知的舉報熱線,以及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的網上平臺;其次是受理部門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有反饋,保護公眾舉報環境污染行為的積極性;再次是探索一些“有獎舉報”的辦法,動員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工作中,讓全社會都緊盯環境違法行為。
郭志偉表示:“尤其要做好網絡舉報平臺的建設,讓群眾非常方便地通過網頁留言、微信公眾號、APP軟件等方式舉報,這些方式高效便利,不僅利于大家上傳照片、視頻等證據,還能對污染環境行為予以曝光,讓大家都看到發生在身邊的案例,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
“探索‘有獎舉報’制度也很重要,能動員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郭志偉說,“之前因為工作關系我經常去河南、湖北等地,這些地方的‘有獎舉報’做得就比較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留意尋找身邊的排污現象,然后第一時間留存證據進行舉報,成為執法部門發現問題、加以監管的一條重要路徑。”
保護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應成為參與者。郭志偉說:“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監督,就會形成強大的高壓態勢,讓那些亂倒垃圾的人、排放油煙的飯店經營者和工地施工方心存敬畏,減少污染環境的行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研究、多探索,努力動員更多的市民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