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采購蔬菜
臨汾新聞網訊 飽滿的紫皮大蒜擺了一地,攤主正翻著小本兒核對銷量;裝滿茴子白的編織袋摞起五六層,不時有菜販前來詢價采購;水果攤上,西瓜、櫻桃、油桃等各種時令水果滿滿當當……這是6月14日,記者在市區馨陽農貿市場看到的情形。
“菜籃子”“果盤子”事關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我市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的供應是否充足?價格是上漲還是下降?是暢銷還是滯銷?6月12日至16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實地走訪了市區堯豐市場、馨陽農貿市場、體育街早市等,就農副產品的市場狀況進行了解。
市場物豐貨足 價格穩中有降
6月12日8時,堯豐市場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從北門進入市場,道路兩側一家家水果攤緊挨著,一眼望去、色彩鮮亮,紅色的櫻桃、荔枝,黃色的芒果、黃杏,綠色的西瓜、甜瓜……本地的時令水果大量集中上市,外地的水果種類繁多。
價格方面,各個攤點的西瓜普遍每公斤2元出頭;油桃、毛桃、杏根據品質不同每公斤3至6元;個頭略大、外表油亮的櫻桃每公斤26元,個頭略小的每公斤18元;芒果價格每公斤12元左右;荔枝、山竹的價格則穩定在每公斤20元左右。
水果區的一名攤主介紹,最近一段時間,應季水果集中上市,品種較多,今年的水果產量大,價格總體比往年略低。他說:“南方來的芒果、荔枝、山竹,這些水果的價格明顯比去年低,西瓜、桃、杏雖然比去年價格低,但由于是剛剛上市,價格還處于高位,過段時間大量上市后,價格肯定要有一個明顯的下降。”
蔬菜的價格則保持穩定態勢。蔬菜批發二區的批發商席先生介紹:“市民家里常見的一些蔬菜,價格和去年差不多,比如黃瓜、西紅柿,最近的批發價是每公斤1.6元,茄子、辣椒等變化都不大。”
從事大蒜、洋蔥批發生意已經20多年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洋蔥的價格變化最大,現在批發價每公斤0.6元,地頭收購價不到0.4元。他說:“這樣的市場行情下,種植洋蔥的農民不掙錢,我們拋開運費、人工,也不賺錢。主要原因是,今年洋蔥產量特別大,產量一大,價格就降。”
記者了解到,肉類價格也保持平穩:生豬肉每公斤48元,生牛肉每公斤72元,生羊肉每公斤62元。
雞蛋價格則處于低位,從事雞蛋批發的攤主說:“批發價每公斤5.6元,零售價每公斤6元。這段時間,雞蛋價格不高。”
在供應保障方面,堯豐市場和馨陽農貿市場都建有大型儲備庫,常年儲存和周轉各類肉食及蔬菜。采訪中,堯豐市場經理王彬告訴記者:“目前各類蔬菜瓜果的供應沒有問題,我們市場有一定的儲備能力,在應急情況下可以提前組織儲備,有序投放市場,保障各類農副產品供應。”
疫情影響猶存 銷售逐步升溫
“受疫情影響,我們大都是正月底才恢復營業,銷量也不及往年,這才逐步回暖。”“大行情不好,目前正觸底反彈。”“疫情期間,紅事停辦、白事簡辦,這是節后銷量低迷的一個重要因素。”采訪中,幾名攤主都表示,疫情對生意影響比較大。
張強生食批發部的經營者說:“疫情對我們影響還是比較大,總體是客源少,勉強維持。”張曉東水產肉食批發部的老板娘說:“整整一件貨,也就能掙一兩元。”蔬菜批發二區的李先生說:“往年到了上午10點,菜就基本銷完,我就去地頭收菜去了,今年銷得慢。”
另一位蔬菜批發商分析:“飯店、學校、建筑工地的購買量大,是我們主要的銷售渠道。受疫情影響,二三月份的出貨量下降明顯,最近才慢慢多起來。”
“根據統計,我們堯豐市場四五月份的銷量比二三月份提升明顯,目前正逐步恢復正常。”王彬介紹,“我們對本地攤販的攤位費、商戶的停車費都予以減免,降低商戶的運營成本,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回暖趨勢明顯 前方曙光已現
馨陽農貿市場批發區兩個高大的頂棚下,停放著一輛輛運蔬菜的貨車。有的剛剛卸貨,裝滿編織袋的蔬菜堆放了兩三米高;有的剛剛進場,引來了許多菜販的關注;有的直接站在貨廂里售賣,一賣就是幾百斤……
批發商劉先生說:“最近氣溫高,蔬菜的產量大、品質好,銷量明顯上升了。”
在市場主干道上經營蔬菜批發零售的一名攤主說:“自從飯店開張、學校開學、工地開工后,買賣好了很多,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從事蔬菜批發生意已20多年的翟先生在堯豐市場蔬菜批發一區有固定的攤位,也有很多老客戶,他表示,老客戶進貨量越來越大,這兩個月的銷量提升很多,非常看好今后一段時間的生意。
早市上的零售基本不受影響。6月16日清晨,記者在體育街早市看到,各類蔬菜瓜果應有盡有,在一個個攤點上,趕早市的市民詢價、挑選、購買。多名商販表示,由于地處居民聚集區,又是蔬菜零售,每天的銷量基本沒有什么波動。
通過對農貿市場的走訪發現,市民朋友的“菜籃子”“果盤子”供應充足、種類繁多,市場整體行情也在逐步升溫。當前正是市場需求不斷走出低谷、企穩回升的爬坡階段,只要經營者們堅定信心,一定能夠再度迎來繁榮的市場、更多的需求。
記者 柴云祥 霍壯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