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俊平——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保障
“我們的環保工作有提高,有成績,但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作,我們取得的成績是初步的,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比涨?,記者就今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訪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俊平時,她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回顧去年的工作,李俊平娓娓道來,去年,臨汾經濟開發區出臺了“秋冬防”攻堅行動方案,確保各層面、各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列入關停搬遷的佛塑集團臨汾分公司已按要求時限實施關停;狠抓柴油車治理與管控和揚塵治理,13個建筑施工工地實現“六個百分百”和“十個必須”;狠抓中央生態環境督察和督察“回頭看”整改,逐項建立清單臺賬;修訂完善了重污染天氣應對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全區500余家各類餐飲門店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備,5家企業共14臺鍋爐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級;對布局分散、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企業實行清單制管理;對澇洰河開發區段5個排污口進行了治理。
“今年是臨汾經濟開發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是為升級國家級開發區奠定堅實基礎的一年。”李俊平說,今年全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圍繞抓重點、補短板,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她說:“我們要聚焦治氣目標,常抓不懈打贏藍天保衛戰?!币皇羌訌姽I治理與管控,積極與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對接,在確保合規排放、綠色生產的前提下,幫助企業良好健康發展;二是在揚塵治理與管理方面,加強管控力度,科學治污、高效管理;三是在餐飲油煙、露天焚燒治理與管理方面,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監管;四是加強對全區施工現場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備案,減少尾氣排放。
李俊平告訴記者,今年,臨汾經濟開發區還將全力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國家級示范創建行動;強化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督促各有關部門科學落實減排措施;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確保環保工作無縫對接、高效運轉;開展全民綠色行動,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企業的創建,暢通公眾互動渠道,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建設的濃厚氛圍。
“只有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才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全體干部職工將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無懼風雨,不畏艱險,為全面建設開放智慧綠色文明幸福的新臨汾提供堅強的生態保障。”李俊平話語鏗鏘,激情滿懷。
記者 柴云祥
吉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趙松強——
提升環境質量 建設幸福家園
優良以上天數占79.2%,空氣綜合指數同比下降9.8%,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零天……吉縣,這個以蘋果、壺口瀑布聞名全國的山區縣,綠色生態一直是她最鮮明的底色。近年來,吉縣以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狠抓環保督察整改,加大財力投入和環境執法力度,生態治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吉縣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又將從哪些方面展開?近日,記者采訪了吉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趙松強。
“我們要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水土保持工作,讓吉縣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努力成為全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模范縣。”趙松強表示,綠色生態是吉縣的靚麗名片,也是生產優質蘋果、發展全域旅游的必備條件。為此,吉縣在鞏固拓展生態屏障的基礎上,始終保持不動搖、不松勁的工作定力,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打好藍天保衛戰,要全面推行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生物質等清潔取暖,重點實施好城區集中供熱工程,進一步加強散煤整治和揚塵、工業廢氣、柴油貨車、餐飲油煙等污染治理,力爭全年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打好碧水保衛戰,要完善城區污水收集管網,運行好污水處理廠,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完成縣城——車城段河道治理項目一期工程和5處排污口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好州川河人工濕地,加強河道日常巡查監管,確保州川河斷面水質穩定達IV類標準。嚴格落實河長制,徹底清理河道四亂,全面加強縣域內大小流域的保護和治理,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打好凈土保衛戰,要繼續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采取“農戶+站點+回收企業”的運作模式,在鄉村設立果業廢棄物回收點,通過實施獎補政策,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清理回收廢棄反光膜、黑膜、果袋、農藥瓶等,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面貌。
堅持環保助推發展,逐步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趙松強表示,他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環境保護工作,按照“全覆蓋、零容忍、明責任、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堅持鐵腕治污、綜合治理,堅持日常執法和集中執法相結合,嚴厲打擊各類污染環境、破壞環境的行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努力建設美麗吉縣、幸福家園。
記者 盧婷
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曉斌——
高標準保護 系統性治理
這是2019年隰縣環保工作交出的一份成績單:優良天數292天,優良天數比例8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25,全市排名第二;河流斷面采樣監測數據表明,達到或優于III類水體比例83.33%,劣V類水體比例16.67%,出境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
但隰縣不會就此止步,日前,記者就環保工作采訪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曉斌時,他說:“雖然各項考核指標基本完成,但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需要再努力,再提高?!?/p>
“今年,我們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高標準保護,抓好系統性治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王曉斌表示,將繼續抓好大氣和水污染防治。
他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主要采取5條重要舉措。一是啟動集中供熱二期工程,新建一座可容納3臺130噸燃煤熱水鍋爐的主廠房及脫硫用房、綜合水泵房、空壓機房等配套建筑,10月底前將竣工驗收;二是嚴格執行環保標準,加大畜禽養殖企業日常監管,嚴懲重罰違法排污企業,倒逼產業轉型發展,對拒不整改的沿河違法排污企業,強制關停取締;三是開展柴油貨車和散裝物料運輸車專項整治,加大路檢路查力度,嚴厲打擊超限超載、肆意拋撒等違法行為,徹底消除轄區內國三以下排放標準車輛營運行為和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四是在縣城東西山實施環城綠化工程,積極創建森林城市;五是結合縣情實際科學規劃,規范石料廠等露天礦山企業開采行為,嚴厲打擊違法盜采、無序開采、露天堆放行為,突出磚廠揚塵污染整治,徹底關閉取締老舊工藝、環保設施不達標的制磚廠。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同樣也有6條重要措施?!蓖鯐员笳f,一是要加強縣城污水處理廠日常監管,堅決杜絕超標排入,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6月底前可達標投運;二是完善現有3處人工濕地工程,切實發揮凈化作用;三是在紫川河主河道選址新建3片淺水池,形成自然濕地,用于凈化污水處理廠排出中水,確保紫川河水質提升;四是加大對古城河段及紫川苑以北河段污水排污口入河整治,將建成區污水排污口全部接入污水管網,杜絕直排現象發生;五是嚴格落實“河長制”,完成河道確權劃界,實施“清河”專項行動,加強巡河巡查工作。六是加大技術和管理投入,規范午城污水處理站日常管理,確保穩定達標運行。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既是全縣人民心中的期盼,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蓖鯐员蠛軋远ǎ拔覀儗⒁还淖鳉狻⒖穗y攻堅、扎實工作,堅決打好打贏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推動全縣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記者 柴云祥
古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舒華——
走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古縣,作為典型的煤炭資源山區縣,多年來,“一煤獨大”的經濟結構,使得生態環境欠賬頗多。
2019年,古縣舉全縣之力,創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歷史遺留問題整治、狠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治、狠抓上級督察反饋問題整治、狠抓基礎薄弱問題整治,全縣環境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
2020年,古縣將如何改善生態環境?采取那些措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日前,記者采訪了古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舒華。
“環境治理絕非一日之功,但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只能抓緊不能放松。”劉舒華說,2020年,古縣將集中優勢兵力攻重點、克難點,付出百倍努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下大氣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扎實推進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劉舒華說:“最大決心、最強手段、最實舉措、最大力度四個‘最’,是古縣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法寶?!?/p>
用最大決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聚焦“做強能源產業”,以經濟開發區重新規劃建設為契機,統籌抓焦化產業升級改造。一方面聚焦“擦亮一張名片”,狠抓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出一條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用最強手段整治突出環境問題。在繼續抓好“秋冬防”工作的同時,持續開展工業企業污染深入治理,提升深度治理水平,優化傳統產業布局;抓好散煤治理和清潔取暖工作,全力確保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區域真正實現散煤清零;加強水污染綜合治理,為汾河水污染治理“交總賬”作出古縣貢獻,絕不拖全省、全市后腿。
用最實舉措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天然氣置換工程,既解決好現有焦化企業停運后居民生活用氣及部分群眾的供暖用氣,又解決好64萬平方米煤氣鍋爐用戶的取暖問題。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樹立典型,推廣老母坡煤業矸石山治理經驗,全面建設綠色礦山。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把“三城聯創”向農村延伸,大力整治農村生活污染,打造“一線一片”的“美麗鄉村”示范村、樣板村,撐起古縣的“門面”。
用最大力度補齊環保工作短板。加強環境信息化建設,健全完善環境信息采集網絡和企業在線監測監控,提高科學治污能力,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把環保工作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予以保障,進一步加大環?;A設施、污染治理、科技支撐等方面的投入。
記者 劉超
大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樊宇——
在享受綠水青山中奔向小康
“去年,大寧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7天,全市排名第一;昕水河黑城村國考斷面達到Ⅳ類水質標準,圓滿完成市定目標;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環境持續向好?!苯?,大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樊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大寧縣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表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事關大寧發展、事關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大寧全縣上下必將堅決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不折不扣地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盼早日實現。
樊宇介紹:“與我市的其他縣(市、區)相比,大寧縣的自然生態條件得天獨厚,空氣、水質好且縣域內無污染性企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底色,但這并不代表山區小縣的環保壓力就小?!?/p>
今年,大寧縣環保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已定:大氣環境質量要持續改善,完成國家和省、市下達的考核目標;水環境質量要明顯提升,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昕水河黑城斷面水質達Ⅳ類;土壤污染防治能力要得到提升,嚴格防控土壤環境風險。
樊宇說:“我們會從立足保護美好形象,做好大氣文章;著眼崇尚自然稟賦,做好山水文章;盡力留住鳥語花香,做好田園文章這三方面著手,總結經驗、再鼓干勁、乘勢而上,為取得更好成績不斷努力?!?/p>
“鄉村振興,環保先行?!狈畋硎荆斍埃髮幙h的農村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垃圾分類、集中、處理不到位,以及土地面源污染等。這也成為大寧縣緊抓農村生態環境工作的重點。對此,大寧縣將從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推進“有機大寧”三方面入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竭力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樊宇表示,大寧全縣上下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各項工作都項目化、具體化、責任化、時間節點化、可操作化,盯住一個事情就要有一個結果,“實打實”“硬碰硬”“真對真”抓落實,真正在“實”上下苦功夫,對每一項工作,都緊盯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奮斗姿態,努力贏得更多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讓大寧人民在建設綠水青山中實現脫貧,在享受綠水青山中奔向小康。
記者 盧婷
永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范洋平——
打造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
“準確把握歷史方位、科學研判發展形勢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堅持生態立縣、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的思路?!闭劶敖衲暧篮涂h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永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范洋平思路清晰、態度堅決。
今年,永和縣的工作目標是: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繼續保持全市首位;芝河入黃口出口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體標準要求;全力提升土壤生態環境質量,確保農藥、化肥、地膜的使用量逐年減少。大氣污染防治:以企業排污、二次揚塵、柴油貨車、面源污染、散煤燃燒“五大污染源”管控為重點,確??諝猸h境質量持續向好。水污染防治:以“河流清潔百日行動”為抓手,以“管廁所、清垃圾、治四亂、疏河道、抓綠化”等專項治理為突破口,統籌推進、長短結合,疏堵并舉、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堅決打贏打好“碧水”保衛戰。土壤污染防治:重點抓好農膜回收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強力推進工程廢棄物專項整治,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范洋平說:“我們詳細制訂了生態環保工作考核目標任務,建立一整套完善、客觀、公正的考核機制,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進程,以結果論英雄,拿數據看成效、兌獎懲。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p>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2月11日起,永和縣全面啟動“河流清潔百日行動”,網格化、地毯式排查、管控、治理,不到一個月時間,芝河水質從劣V類變為Ⅲ類水體,達到了省市考核標準。
范洋平表示,“河流清潔百日行動”是永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切入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書記、縣長親自掛帥,靠前指揮,縣級領導全員參與,7大戰區、4個片區精準制訂“兩單兩表”,一天一調度、十天一例會,建立了暗訪工作制、定點督辦制、通報曝光制,分階段推進工作任務落實。3月15日,“一縱、兩橫、三個推進、五個清零”第三次大會戰全面打響。5月底前,直排河流污染源將全部清零,二季度芝河水質穩定在Ⅲ類水體標準。與此同時,持續開展去年以來李云峰代市長親自安排推動的城鄉環境“四容四貌”專項整治,以高壓態勢強力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路域環境整治、建成區“打違治亂”、封山禁牧等專項行動,健全完善生態環境長效管控機制,確??h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
記者 盧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