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成華)食品安全大于天,規范治理嚴把關。3月20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做好散裝食品安全監管,確保散裝食品安全,規范散裝食品銷售流程與標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盯住焦點瓶頸,深入開展調研,主動積極作為,采取“六步結合法”,治理規范散裝食品管理。
繼承與創新并舉,加強法規常識宣傳。為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基本常識的宣傳,在內容上,結合散裝食品的特性與門類,突出散裝食品安全與質量鑒別的相關常識。同時,在宣傳模式上,采取傳統與創新齊發力,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既發揮好原先的板畫宣傳、資料發放等模式優勢,同時利用互聯網多種衍生技術平臺,通過市局網站、微信公眾號、投訴平臺、視頻媒體、廣播電臺、信息推送等方式,打造多渠道、多 視角、多層次的綜合方式,提高消費者安全意識,提高社會關注度與曝光度,倒逼企業商戶規范經營。
線下與線上同步,組織管理人員培訓。據該局工作人員介紹,將持續加強食品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結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本著“大市場、大監管、大視野、大作為”理念,在傳統集中培訓、企業自訓、個人自學的基礎上,開辟新的培訓途徑。同時,將相關安全法規常識編撰成書,將食品安全知識講座錄制光碟,免費發放給企業,作為學習資料;利用公眾號,開辟學法用法考試平臺,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定期組織考試,適時在平臺上開展有獎答題活動,從而全面提高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能。
原標與現標對應,確保身份信息完整。散裝食品其特性是散裝計量稱重銷售,但其原始形成 多為大包裝預包裝食品與食用農產品,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了散裝食品銷售,必須在外包裝上注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相關聯系方式等等。”工作人員表示,為避免實際經營時企業商戶人為調整保質期,要求企業商戶在分裝銷售時,必須將原食品標簽與合格證、散裝食品現標簽保持一致,原標簽、檢驗報告、合格證等原始資料,要作為輔助資料,保存在散裝食品銷售區,作為備用證明,從而確保散裝食品標簽的規范與正確。
此外,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將長期關注,把散裝食品規范作為年度工作重點來抓,結合季節與時段,對個別門類的散裝食品,如散裝熟食、散裝干果等,開展專項突出檢查,逐步提高整體散裝食品的經營水平與管理狀況,為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