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變·重生
——我市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紀實
開啟禪讓先河的堯帝象征地堯廟享譽華夏,丁村遺址、壺口瀑布、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等人文景觀馳名中外,還有堪稱“懸塑絕唱”的小西天、常年郁郁蔥蔥的東岳廟、為研究春秋時期晉國的歷史及其都城形制提供了重要資料的晉國古都遺址、巧奪天工的永和乾坤灣、家喻戶曉的蘇三監獄、鄉寧云丘山、古縣牡丹園、霍州七里峪、洪洞廣勝寺……
今日平陽,承蒙五千年文明史底蘊積淀滋養,以華夏文明為底、青山綠水為筆,繪就了一幅歷史悠久、精美絕倫的人文旅游長卷。
豐富的文化、文物、自然景觀資源,客觀上為臨汾發展文化旅游業提供了明顯的優勢條件,平心而論,臨汾發展文化旅游業,潛力巨大。
文化旅游業是我省確定的七大非煤產業中的第一大產業,是我市全力培育打造的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旅游景區(景點)作為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核心要素,其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景區(景點)的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關系到文化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我市現有對游客開放的景區56處,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景區31處,股份制景區1處,集體景區4處,民營景區20處,國有景區數量占比達到55%。大部分旅游景區(景點)都存在市場意識不強、經營機制落后、體制機制不活、發展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門票依賴性強等突出問題。
該如何打通這些禁錮旅游景區(景點)發展的瓶頸?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新浪潮 全市“旅改”擂戰鼓
2016年9月30日,省委、省政府向各地下發了《關于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出13條意見。
《通知》要求,各地應解放思想,充分認識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明確目標,形成充滿活力的經營管理新格局;準確把握工作原則,確保改革創新工作既充滿活力又穩妥有序;有條件推行“兩權分離”的景區(景點),要成立能直接參與市場競爭的市場主體,走市場化發展道路;繼續實行事業單位管理的景區(景點),要創新發展模式,擴展發展空間,提高綜合效益;已實現企業化經營管理的景區(景點),要不斷完善經營機制,優化股權結構;民營和集體企業經營的景區(景點),可采取委托管理或職業經理人制度,實現專業化運營;大型公益性景區(景點),要在保持公益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積極增加經營性設施,豐富城市旅游新業態;履行開發協議嚴重不到位的景區(景點),要通過改革創新理順各方關系,盡快走上正軌;結合實際,創新景區(景點)發展模式;全面開放旅游市場,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和戰略投資;圍繞景區(景點)打造全域旅游,大力發展旅游新業態;各縣(市、區)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強領導,確保改革創新落實到位、產生實效。
今年1月18日,省政府下發《2017年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方案》,要求景區(景點)要創新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引進一批戰略合作者參股投資或參與管理,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專業旅游運營公司合作,推進旅游景區(景點)專業化、公司化、市場化運營。事業單位管理的景區(景點)改革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兩權分離”,國有、集體和民營企業管理的景區(景點)改革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創新經營機制、解決履行協議不到位的問題。到6月30日前,要基本完成全省旅游景區(景點)改革創新工作。
為進一步理順各方關系,激發全市旅游景區(景點)發展活力,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精神和我市實際情況,2016年12月19日,我市制訂了《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總體目標是堅持改革創新、對標一流、分類指導、開放共贏的原則,以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的景區(景點)管理權、經營權“兩權分離”為突破口,以引進戰略合作者為重要手段,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逐步擺脫單純依靠“門票經濟”的經營方式,推動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均衡發展,實現旅游景區(景點)管理體制專業化、公司化、市場化。力爭今年6月底前,全市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取得重要突破,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立標桿 大槐樹華彩蛻變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先祖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
這首民謠自明代流傳至今,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也發展成為集名勝古跡、祭祖活動、風景游覽為一體的明代移民文化景區,是海內外移民后裔尋根祭祖的圣地。
——自主經營助力大槐樹旅游破冰前行。先天優勢得天獨厚,然后旅游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不分,人多崗少、人浮于事,資金緊張、融資困難……企業缺乏自主經營權,嚴重束縛了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自主發展。
大槐樹景區
2004年4月,山西省政府組織召開了旅游產業會議,號召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管理方式,鼓勵進行體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同年9月,臨汾市召開振興旅游產業工作會議,明確景區(景點)體制創新要求。洪洞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先行先試,破除體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決定對大槐樹景區進行體制改革,轉換為自主經營的股份制企業。
壯士斷腕,取其道也。2005年10月,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這也標志著洪洞縣踏上旅游強縣新征程,機遇與挑戰并存。
——標準化管理提升競爭力。旅游業的競爭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只有從小處著手、從細微入手,及時準確地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才能長久地吸引游客,而標準化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根本抓手,創建大槐樹旅游企業標準體系則是改制后第一項挑戰。
2007年下半年,該公司邀請臨汾市質監局標準科培訓有關標準化方面的知識,使公司員工對標準化有了一些基礎的了解。歷經多次修改,山西省地方標準《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游景區服務規范》于2008年12月1日發布,并于2009年1月1日實施。該服務規范是臨汾市的第一項服務業省級地方標準,標志著洪洞大槐樹邁入了標準化管理的軌道。
隨后,該公司開始著手從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方面入手編制標準體系。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槐樹企業工作標準建立,并于2010年7月1日試行。此后,大槐樹企業管理標準和企業技術標準匯編的步伐加快,2010年12月,大槐樹企業標準體系全部匯編完成,并于2011年11月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確立為試點單位。
發布實施《洪洞縣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企業標準》后,該公司與各部門簽訂了標準化公約,要求各崗位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工作,并制訂了標準實施檢查制度和標準落地方案,由專人負責檢查標準熟知與熟練運用的程度;所有新入職人員試用轉正考核項目中標準熟知度和掌握率成為了一項重要考核項目。同時,設立稽查組,對各崗位標準運行情況每日檢查,對不合格的服務項目下發不合格事項通知單,對于違反標準的行為提出處罰措施。
如今,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已形成了三套以法律法規、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和崗位手冊為結構的企業標準體系,對景區、民俗飯店和旅行社的標準進行了撥堆分類,形成了三套以法律法規、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和崗位手冊為結構的企業標準體系。目前,公司運行標準342項,民俗飯店運行標準226項;旅行社運行標準140項,共計支撐公司規范化管理的各項標準累計達506項;其中涉及運用的法律法規65項,國家標準96項,行業標準15項,地方標準5項。
通過標準體系的有效執行,該公司各項業務環節緊密連接,工作流程有序可循,人力資源科學運轉,各項工作簡約高效,真正做到了“事事有標準可循,崗崗有標準可依,人人有標準在心”。確保游客得到滿意、溫馨又極具文化、人性內涵的服務體驗的同時,公司實現了游客人數和經濟收入連年攀升。
——智慧旅游為景區發展注入新活力。“智慧旅游”主要通過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游客借助WiFi或手機流量上網的設備快速知曉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方便人們能夠及時了解所在旅游地的信息。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建立智慧旅游領導體制,成立專人負責的智慧旅游部門,為景區的迅速發展增添“網絡翅膀”。
打開景區官方網站,游客可通過官網查詢該景區吃、住、行、游、購等相關服務信息,虛擬旅游更是在網上將景區進行360度全方位展示,讓游客如臨身境瀏覽景區(景點),足不出戶感受景區文化;微信支付功能的實現使得游客買票購物更加便捷,景區售票處張貼二維碼,游客掃碼可通過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購買門票,支付成功后游客收到二維碼或電子門票,無需換取紙質票便可入園游玩;在景區內各重要景點分批布點,實現游客掃描二維碼免費聽講解、智能語音導游全覆蓋等服務,方便快捷的同時更為游客提供不同需求的多樣式選擇。
在大槐樹景區,每一筆捐資都有跡可循,這得益于景區內設置的觸摸屏系統,涵蓋虛擬景區、姓氏資料、大移民文史資料、景區內部設置、功德捐資查詢等內容。景區移民實證展覽館內還安裝有3D影視屏,游客可以戴上3D眼鏡觀看移民歷史解說。3D影視以科技和文化的新融合,為游客帶來新的視聽享受。
——文化演藝創新促進游客互動機制。作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內涵極其豐富的人文旅游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致力展現傳統文化的同時,要不斷創新文化展現方式,讓更多游客、更多年輕人能夠了解傳統文化、融入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
如今,大槐樹景區每年都有14種不同類型的文化演藝節目輪番上演,年均演出2400余場。通過《大槐樹移民情景再現》《鐵鍋記》《蘇三路過大槐樹》等實景劇的演出,將明朝大移民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現代人的眼前。同時不斷引進演藝人員、打造表演團隊、創新演藝內容,提升節目質量。
——多措并舉深化人才發展。2008年,師希敏大學畢業入職時,是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的一名基層文化研究人員,2009年年底,他已經升職為辦公室副主任。同時,通過輪崗,師希敏對公司各個職能部門都有了解,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工作多面手,這得益于該公司注重人才儲備的發展戰略。
在人才管理方面,該公司的職位結構從原來的3個職位等級擴充到員工、帶班、中層管理、高層管理、總經理管理5個職位等級。根據公司“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理念,為使各類人才能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發展空間,公司管理崗位一直實行競聘上崗制,2011年又對該辦法實施改革,實行中層管理崗位三年一競聘制度,十年間共計增加管理人員54人,管理隊伍趨于年輕化,這對于服務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是改革,也是重生。自轉制改組以來,洪洞大槐樹景區的規模擴大了數十倍,游客接待量由原來的不到十萬人增加到現在的百萬人以上,年綜合收入由原來的不到1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以上。特別是在社會就業安排方面由原來的150人輪換上崗發展到500余人全職在崗,并帶動解決了周邊及相關產業5000余人的就業問題。現已發展成為黨、政、工、青、婦組織機構健全,下設二室十部一團一飯店,以景區綜合發展為主體,旅行社、民俗飯店經營為兩翼的綜合性旅游服務企業。趁著此次全省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東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將一如既往、乘風破浪,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
再出發 市場化必由之路
今年正月,堯廟廟會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共接待游客57萬人次,接待人數位居全省第一,而這只是堯都區旅游體制機制改革成果的一角。
自去年8月底省旅游發展大會召開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堯都區把文化旅游業擺在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提出“旅游強區”的戰略思路,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多元發展”的原則,明確“經營市場化、資產證券化、景點品牌化”的改革目標,全力推動旅游景點體制機制改革。
堯廟景區
——實現旅游景點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堯都區有堯廟、堯陵、華門、仙洞溝等豐富的文物旅游景點,這些旅游景點大多是事業單位,甚至有的歸鄉鎮、村集體來管,管理維護、投資建設困難重重。為此,堯都區成立堯帝旅游景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全區旅游資源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旅游景點無序發展、各自為政的狀況,從頂層管理上實行了統一。
同時,堅持市場化發展理念,由純行政管理向公司化經營轉變,組建了國有控股的山西帝堯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景點規劃編制、開發建設、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業務。以公司為市場運作主體,堯都區的旅游資源被整合打包,實現了旅游景點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通過組建公司,旅游發展走上了公司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的路子。
——啟動開發建設融資工作。公司組建以后,把融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目前正在對堯廟、華門、堯陵、仙洞溝等景點進行資產評估,資產評估額預計可達到13.36億元。現已同農發行就堯陵、仙洞溝等景區開發達成初步意向。根據資產評估額度,堯陵、仙洞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資金80%可以進行貸款,依靠創投基金解決剩余20%的資金,保證開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同時,公司還可通過多種方式融資,充分利用國家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政策,在資本市場通過IPO或登陸新三板及紐約、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化的證券市場,從而解決旅游開發資金不足的問題,實現旅游發展的資產證券化和開發市場化。
堯陵景區
——推進重點景區開發建設工作。堯都區按照“景點品牌化”的思路,通過公司運作,全力加快景區開發建設。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4月底前,完成了堯陵的規劃、可研;4月中旬,堯陵祭祀大殿內部裝修、祭祀廣場開工,年底完成;5月份,按照5A級標準,完成堯廟華門景區規劃、可研;5月底,仙洞溝、堯廟華門景區開工;6月底前完成仙洞溝的規劃、可研。利用兩年時間,完成堯陵、仙洞溝、堯廟華門景區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施建設,全力打造一批精品景區。與此同時,堯都區還將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將實施完成20公里堯陵至堯廟旅游公路工程,10.8公里彩虹橋至仙洞溝旅游公路快速通道工程,6公里臥虎山旅游公路工程,5萬畝堯陵綠化工程,還要在高鐵、機場等地設立旅游咨詢中心。通過這些項目,進一步提升堯都旅游產業的競爭力,擴大堯都旅游產業的影響力。
——推進區域旅游聯動發展。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堯都區積極與襄汾縣對接,合力打造堯文化旅游品牌。經過多次溝通,初步提出了打造“五堯”的思路,即堯廟、堯陵、堯居、堯城(陶寺)、堯苑(仙洞溝),將以堯文化旅游為核心,舉兩縣之力,合力打造“五堯”旅游品牌,建設臨汾黃金旅游核心圈。
仙洞溝景區
通過一系列戰略的實施,堯都區正在形成“一核一帶兩翼三園”旅游發展新格局:一核:即打造臨汾都市旅游核心圈。一帶:即提升沿汾文化旅游生態帶。兩翼:即打造東部以帝堯文化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生態經濟帶和西部以山水仙境為核心的生態休閑經濟帶。三園:即堯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姑射仙洞洞天福地人文自然風光旅游園區、澇洰河生態旅游園區。
勇爭先 景區“旅改”進行時
堯都區高起點、大手筆謀劃旅游發展新格局,大槐樹景區先行先試,再掀創新熱潮,其他縣市及景區(景點)也不甘落后,順勢而上,積極推進。
七里峪和廣勝寺兩個履行開發協議嚴重不到位的景區,經過大量工作,反復溝通,目前七里峪景區原投資方霍煤集團、廣勝寺景區原投資方上海云峰集團,均已同意在妥善解決雙方合作遺留問題的前提下退出經營。霍州七里峪景區已實現了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并與上海博雅集團、山西高新普惠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在商討簽署霍州旅游框架合作協議;洪洞廣勝寺景區已與山西經貿投資控股集團達成新的戰略合作協議。
吉縣壺口景區明確了政企分開、規范管理、推進合作、融合發展的“四步走”的工作思路,目前已完成了國有獨資公司的登記注冊等工作,公司名稱確定為山西黃河壺口瀑布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經縣政府會議研究,委派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完成了公司的營業執照等有關手續,現正在進行公司科室的設置和人員的劃轉。
古縣牡丹園景區已成立了國有獨資的古縣牡丹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并完成了景區不動產的資產評估,正在完善相關手續和人員選配。
鄉寧云丘山景區屬民營企業經營景區,已和山西經貿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目前山西省經貿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聘請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云丘山完成了云丘山景區資產調查整理工作,為下一步進行景區資產核查夯實基礎,進而為控股重組奠定良好平臺。同時,景區正與臺灣李嘉文團隊就景區的有機農業種植展開合作,主要涉及到景區有機農業種植以及殘疾人旅游扶貧等。
蒲縣縣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與山西四建集團公司積極溝通洽談,對東岳廟景區的開發和合作的具體內容進行調查研判,加快PPP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汾西縣3個景區的改制方案已全部編制完成并經縣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同時就旅游景區的投資開發事宜積極與省四建集團公司對接;安澤縣就荀子文化園的經營管理正積極與太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協商,走市場化發展道路;翼城縣關于綿山景區的經營權,綿山旅游公司正在與封壁村委會協商。(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編 后 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今日平陽,景觀得天獨厚。堯帝象征地堯廟,丁村遺址、壺口瀑布、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等人文景觀馳名中外,還有小西天、東岳廟、晉國古都遺址、永和乾坤灣、家喻戶曉的蘇三監獄、霍州七里峪、洪洞廣勝寺……根據省政府下發《2017年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方案》,我市及各旅游景區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為迎接全國及全世界的“徐霞客”做好了準備!
記者 荀丹薇 李衛紅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