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 近年來,臨汾公路分局積極適應財政預算管理新形勢,大膽探索養護管理新途徑,著力解決養人與養路的突出矛盾,遵循統一、規范、優化、穩妥的原則,創新并全力推行標準化公路段建設“五化”新模式。
機構設置標準化。該局17個公路段按照“兩股一室一大隊”,即生產股、財務資產股、綜合辦公室和路政管理大隊的要求設置機構,到去年底已全面完成,由原來107個股室精簡為68個,撤銷22個,合并17個,精簡率達36%。道班設置,在綜合考量道路狀況、道班分布、山區平原、機械化養護等因素基礎上,優化組合科學配置,將原來103個道班整合為88個,其中大道班18個,道班70個。大道班除承擔路面保潔、路基養護、設施維修等日常養護職能外,重點承擔路面養護、路政執法、應急保障等綜合職能。
人員配置標準化。按規定核定管理人員、合理配置養護人員是化解養人與養路這一矛盾的核心。管理人員按照百公里以上30人、百公里以下22人的標準,全局配置核定為427人,去年底全面配置到位,將136名管理人員調整充實到養護一線。養護人員配置,綜合交通量大小、路齡、養護難易、公路等級四個因素,按照每公里1.3人、1人、0.7人和0.5人四個類別,全局核定為1003人,依法依規解除勞動關系218人,現在冊在編919人。道工招錄由原來公路段自行招錄,規范為公路段申請、分局統一招錄,有效杜絕超編用人現象。
資金管理標準化。牢固樹立預算管理理念,強化預算約束,預算編制、資金安排、大額采購、財務支付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省公路局下達的養護資金實行“三七開”,三成由分局統籌使用,七成用于切塊下達各公路段。統籌使用的資金用于大交通量路段及薄弱路段的路面處治,按大中修養護工程項目進行管理;下達公路段的資金,按照人工費不超過50%,路面養護費用不低于30%,養護設施、標志標線20%的標準規范使用。
養護管理標準化。隨著臨汾國省干線公路工程建設任務的基本完成,該局將養護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議程。從2013年開始,根據臨汾養護實際和季節特點,把全年養護工作劃分為三個階段,即1-5月路基達標、6-9月路面養護、10-12月全面養護上水平“三大戰役”。同時,制定出臺《路基達標實施方案》《路面養護施工工藝及處治標準》《全面養護上水平實施方案》,明確養護任務、質量要求、考核標準,全局養護工作步入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的良性發展軌道。
文明創建標準化。該局圍繞文明創建工作思路,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做到文明創建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與公路建養管工作相結合,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相結合,在班子建設、隊伍建設、文化建設、目標任務完成等方面達到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標準要求。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