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老促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省老促會的關心支持、全體理事共同努力和所屬縣(市、區)老促會通力協助下,在促老區建設的工作中,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突破。2012年,市老促會又取得了顯著成績,圓滿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宣傳老區再進展。通過編書寫志,挖掘紅色資源,修建遺址、展館,舉辦展覽,組織報告會、紀念會、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了革命老區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宣傳了國家關于促進革命老區建設的有關方針政策,同時總結表揚了為促進老區建設作出貢獻的先進典型。侯馬市老促會利用清明節日,組織全體理事到市廉政公園彭真委員長銅像前敬獻花籃,舉行悼念活動。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又組織全體人員到新修繕落成的彭真委員長故居瞻仰參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堯都區老促會為臨浮戰役官雀紀念館擴展,組織專人南下重慶、成都、昆明、南昌等地,訪問當年參戰的部隊、軍史館和戰斗親歷者,追憶過去、收集資料,獲贈書籍、電文、照片等資料28種100余冊,其中有7幅當時戰地照片和18封中央軍委電文尤為珍貴。他們還于去年11月1日在劉村一中舉辦了愛國主義教育報告會,聽眾達600多人;襄汾縣老促會舉辦了“紅軍東征在襄陵展覽”和“襄汾革命老區紅色遺跡展覽”兩個紅色資源展覽;鄉寧縣老促會利用節假日,組織縣科技局等單位舉辦老區文化展覽,開展文化下鄉;安澤縣老促會組織該縣老干部藝術團赴老區重點村杜村鄉小李村進行文化下鄉慰問演出;霍州市籌資6萬元,在該市中鎮廣場舉辦了一場“革命老區之聲”專場消夏晚會,觀眾達2萬多人;大寧縣老促會協助該縣黨史辦整理了《歷史紀事》,編寫了《大寧民工隨軍遠征記》。
調查研究又見效。2012年市老促會主要抓了五項大的調查。一是紅色旅游產業調查。我市紅色資源十分豐富,市老促會對紅色資源的挖掘、保護、開發非常重視。去年,市老促會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在縣(市、區)調研報告基礎上,形成了《臨汾市紅色旅游產業開發調研報告》。《報告》羅列了目前紅色旅游開發經營現狀,分析了紅色旅游產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提出進一步搞好紅色旅游產業開發的意見和建議。《報告》連同部分重要紅色旅游景點,如臨汾烈士陵園、隰縣晉西革命紀念館、臨浮戰役官雀紀念館等單行材料一并報送省老促會,并抄報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二是科技興農情況大調研。根據省老促會安排,自去年7月份開始,我市17個縣(市、區)老促會系統開展了科技興農情況調研活動,各縣(市、區)總結科技興農的成果,提出了問題和建議,寫出了調研報告,至10月底調研基本結束。調研報告送達當地政府,供領導決策參考。三是對全市五類重點老區村有關問題進行了調查,形成調查統計表,匯總后于去年10月底報送省老促會。四是應中國老促會要求,開展了紅色資源和珍奇名優產品調查。曲沃縣、古縣、霍州市3個縣、市老促會會長出席了中國老促會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老區珍奇名優特產品展示交易項目推介會暨首屆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論壇”,曲沃縣被授予“中國老區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古縣被授予“中國最具活力的老區生態旅游示范縣”。在這次會議上,我市獲獎數量、大會發言、彩刊畫冊排位均名列前茅,受到與會人員的關注,得到中國老促會的重視。五是根據國家和省老促會的要求,調查申報了“老區發展企業融資對接重點項目”。老區對接項目涉及翼城等9個縣15個項目,愛心人士有古縣等3個縣、6個人,老區項目對接成功企業有安澤縣1戶。古縣申報的4個項目均入選中國老促會經濟開發部收錄。除此之外,各縣(市、區)還結合當地實際,與有關部門配合,組織了專題調查。堯都區老促會組織了全區16歲至50歲婦女生產、生活及受教育情況的調查;翼城縣老促會組織了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的調查、干鮮果經濟林建設的實踐與發展的調查和縣城擴張后的“城中村”改造與建設的調查;浮山、安澤、鄉寧、隰縣、大寧、蒲縣等縣老促會組織了老區產業轉型及五類重點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調查,向當地黨委、政府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幫扶活動成果豐。一是繼續抓好聯系點工作。全市老區村2673個,其中,五類老區村335個。五類老區村一般地處偏僻、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在實際工作中,各縣(市、區)老促會把幫扶的重點放在五類老區村,通過建立聯系點的方法進行幫扶。曲沃縣老促會確定石橋堡、下陳、窯院3個村為聯系點,幫助確定主導產業,聯村幫扶,一抓8年,使3個村人均收入從全縣后10名,發生了很大變化。下陳村去年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進入全縣先進行列。年末,該縣在下陳村召開了由各鄉鎮老促會會長、聯系點村干部參加的“農民增收現場會”,使下陳經驗在全縣推廣;侯馬市老促會在全市聯系點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年組織一次醫療衛生下鄉活動、一次文化下鄉活動、一次科技服務下鄉活動、一次扶貧獻愛心活動,至少為一個扶貧項目提供幫助和服務;汾西縣老促會51個團體會員單位,有47個開展了駐村包扶工作;堯都區年初確定了三鄉六村六十戶為聯系點,總結了靳家川村“村企合作、整村推進”、枕頭村“能人帶領、全村致富”、喬村“一村一品、一戶一項”三種模式,組織了果樹專家深入到喬村、帝村等村果園,實地傳授技術,受到群眾歡迎。
二是啟動開展“百千萬”幫扶活動。去年,市老促會在四屆二次理事會議上提出在全市開展為期三年的“百千萬”幫扶活動,并制定了“一年起步打基礎、兩年推進初見效、三年提升大變化”的目標,即從五類老區村中,依據有產業發展條件、基礎、前景,選擇100個重點村,依據示范帶動型、多元致富型、照顧幫扶型三類,選擇1000戶作為重點聯系戶,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法培訓10000名有一技之長的農民技術人員。經過各縣(市、區)老促會與相關部門協商,最后確定“百千萬”幫扶活動全市共115個村,聯系987戶,計劃培訓10604人。幫扶對象和幫扶任務已與市直扶貧、農業、水利、林業、畜牧、中小企業、科技、旅游、婦聯等相關部門進行了聯系對接,共同推進。各縣(市、區)老促會召開會議、制訂方案,選點定產啟動,結合各自實際做了大量工作,為今年的推進打下了基礎。
三是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力盡所能。安澤縣老促會采取企業幫一點、扶貧扶一點、財政拿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35萬元,重點扶持10個老區村的核桃等產業發展;永和縣老促會繼續在紅棗管理上下工夫,會長任啟玉帶領人員兩次赴陜西延川考察紅棗管理和加工,并向縣政府建議從外地引進紅棗加工設備和資金500萬元,建起年加工300萬公斤紅棗加工廠;吉縣老促會為解決老區村南光村人畜吃水工程老化問題,向政府建議,聯系水利局立項,爭取到資金80萬元進行改造,徹底解決了該村用水困難;市婦工委同市婦聯共同開展為婦女解決小額貸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堯都區土門鎮婦工委開展巾幗志愿者活動,不定期為空巢老人做家務,組織老區村婦女體檢,與農商行聯系,為6戶農民解決了小額貸款;侯馬市老促會副會長李尚胤為彭真故居修繕工程捐資10萬元;洪洞縣老促會協調山西恒富煤化集團公司,出資72萬元對103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予以資助;浮山縣老促會組織理事單位爭取到上級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建設設施蔬菜基地100多畝,實施完成了22個村飲水安全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千公頃;霍州市老促會與多部門配合,在該市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共籌集資金66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00余名,理事張竹林、朱志紅分別出資20萬元參加了活動。該市老促會還牽頭籌資30萬元為老區村東王村建成文化活動中心,引資10萬元為老區村干節村開發”一村一品”;大寧縣老促會9月份籌資3萬元扶持10戶五類老區村困難戶,解決了大棚蔬菜種植冬季菜的資金問題。據統計,去年全市老促會系統建立種養殖基地125個;幫助老區經濟建設立項18個,金額15138萬元,引進資金11995萬元,募集資金133.5萬元;捐贈老區物資、衣物用品11705件,圖書71170冊,電腦118臺,教具581件;資助貧困學生大專以上710人、中小學生2468人;幫助解決就業9000人;幫助解決道路交通問題,修建公路1253.5公里,架修橋6座;修建水窯61個、修建水利設施84座;擴建學校8所、改造學校56所;組織醫療隊下鄉服務,義診7759人次、治病13118人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今后的工作中,市老促會決心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同心同德、拼搏進取,為老區的建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通訊員 張巨溫)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