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原晉平 李育紅)“注冊是前提,運用是根本,保護是關鍵。”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加大商標保護力度,以監管促發展,效果良好。
一是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五個一批”專項治理。即查處一批有影響侵權假冒偽劣案件,取締一批侵權假冒偽劣批發銷售窩點,打擊一批侵權假冒偽劣違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侵權假冒偽劣典型案例,整治一批侵權假冒偽劣問題。截至目前,全市檢查批發零售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210個,查處商標侵權案件4件,罰沒款4.45萬元,有力打擊了違法經營行為,維護了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二是結合第14個知識產權日,在全市開展了以“保護、運用、發展”為主題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重點宣傳新修訂的《商標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凝聚各方重標育牌的共識。三是多次深入企業與企業面對面開展座談,鼓勵企業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對具有區域優勢行業的企業、具有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傳統產品的企業、市政府確定的重點保護企業、規模以上的企業、招商引資企業、獲得知名商標、著名商標的企業,堅持“緊扣實際,分類指導”;對尚未注冊商標的企業,指導其及時注冊商標,獲得專用權保護;對規模較大、發展較好的企業,指導其儲備商標,以備發展之需,做到“商品未動,商標現行”;對商標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則指導其注冊“防御商標+聯合商標”,加強自我保護。對地方特色農產品或傳統產品向地方政府提交“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建議書”和調研報告,爭取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工作方式,注冊特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如“大寧西瓜”、“吉縣蘋果”。對于條件暫時不成熟的指導農戶和有關企業先行注冊商品商標、服務商標,盡量使選擇的商標達到三個方面的要求:與眾不同,具有顯著性;好讀、好聽、好看,易于識別和傳播;盡可能地符合多類人群的審美觀,能使廣大消費者產生美好的聯想,在感情上認同并接受,為以后企業商標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譽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