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三歲女孩發燒四天、持續不退,本以為得了肺炎,沒想到竟是好奇惹的“禍”。誰能想到,女孩將一枚5厘米長、細細尖尖的發夾吞進了肚子里,險些造成嚴重后果。幸好就醫及時,市婦幼保健院兒三科主任聶瑩為女孩實施了經胃鏡消化道異物取出術,取出了這個“罪魁禍首”。
“給孩子拍胸片時,看到肚子里有一個金屬異物,從形狀判斷應該是發夾。不知道孩子什么時候吃進去的,能不能取出來?需不需要開刀,會不會很疼?”12月9日,一家人抱著孩子急匆匆地趕來醫院。此時,女孩精神萎靡,臉上流露出驚恐的神色。
“再遲幾天,孩子就真的危險了!”通過無痛胃鏡檢查,聶瑩發現異物卡在了女孩的十二指腸降部,可以使用胃鏡取出異物。如果再往下,胃鏡就“鞭長莫及”了。異物一旦滑入小腸,隨時可能穿破腸壁、造成損傷,到時就要實施開腹手術,給孩子帶來的痛苦以及治療費用都將大大增加。
當天,在相關科室的協同配合下,聶瑩為女孩實施了經胃鏡消化道異物取出術。由于異物所處位置達到了胃鏡所能探查的極限,加之異物較為尖銳,這使得操作變得復雜很多,難度明顯上升。聶瑩憑借嫻熟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在20分鐘內將女孩誤吞的發夾順利取出,整個過程有驚無險。
“發夾被女孩誤吞后,在胃里四處亂竄,導致整個胃壁傷痕累累,到處都是血痂,需要住院進行保護胃黏膜治療?!甭櫖撜f,“許多家庭都有這種黑色細長發夾,不用時一定要記得收好?!?/p>
誤吞發夾,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事實上,自從市婦幼保健院引進消化內窺檢查設備以來,已經及時救治了諸多“好奇寶寶”,年齡段大多集中在三歲左右,誤食的東西有硬幣、螺絲帽、金屬片、玩具零件等等。
“在前來就診的孩子中,誤吞硬幣是最常見的。前段時間,有個兩歲多的小寶寶將5角錢硬幣吞了進去,結果卡在了食管里,口水直流、無法進食,可把家長嚇壞了。”聶瑩著重提了兩個典型病例,“還有一個淘氣的小男孩誤食了螺母,家長剛開始沒在意,認為螺母比較小、容易被排泄出去,直到孩子疼痛難忍才送來醫院。這是很危險的,螺母相對較重,若是停留時間過長,可能引發消化道黏膜損傷、腸梗阻、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等并發癥?!?/p>
聶瑩在此提醒:“誤吞異物是幼兒期常見的意外傷害,家長們切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勤收拾零碎小物件。一旦發現孩子誤吞尖銳、有腐蝕性、強磁性的高風險異物時,如磁力珠、巴克球、紐扣電池等,或是吞入魚刺、棗核、硬幣等卡在食管的情況,都需要立即就醫,盡快進行無痛胃鏡檢查取出異物。”
家長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異物被吞入后有些能夠通過消化道隨糞便排出,但有部分異物會滯留在食管、胃、十二指腸等部位,引起不同的臨床癥狀及并發癥??梢宰孕信懦鲞€是需要內鏡手術,要帶孩子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由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千萬不要通過吞咽其他食物來促進異物下排,以免造成二次損傷,甚至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