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我母親于2018年3月查出宮頸癌,2020年8月又查出腦瘤,行動不便坐上了輪椅。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護理,母親病情穩定,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月15日至21日,在市中心醫院舉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活動中,患者家屬楊先生的現身說法,給予許多癌癥患者對抗病魔的勇氣和信心。
“奶奶,我來幫您換下液體……”4月23日,消化腫瘤二科病房內,護士親切地喚楊先生的母親為“奶奶”,并細心地為老人調整好液體的流速。老人頻頻點頭微笑,向護士表達謝意。細細觀察,老人面色紅潤、神采奕奕,一點兒也不像78歲的癌癥患者。
“多虧了大夫和護士的關心和幫助!”負責陪護的楊先生不禁感嘆,“母親知道自己的病不太好時,從難以置信到消極沉默,負面情緒與日俱增。我們手足無措,是他們及時伸出援手,叮囑我們從隱瞞到大病小告,盡量不要刺激母親。化療期間,他們再三鼓勵母親堅持治療。放療后回訪,對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衛生習慣等悉心指導,幫助母親提高機體免疫力,為下一階段的治療積蓄能量。”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老人需要定期入院治療。三年來,醫患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治療過程中,醫生、護士總會關切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看著這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面孔,老人和家屬心頭涌起一股股暖流。
楊先生說,腫瘤中心主任張艷明、主治醫生王瑋經常向他們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和相關的醫學新知識,使他們增加了戰勝疾病的信心。每位責任護士都盡職盡責,經常來病房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講解醫療、護理、飲食等方面的常識和注意事項,使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呵護。
回顧老人的抗癌之路,家屬對醫護人員充滿感激。“通過醫護與家屬的密切配合,母親已能坦然面對、積極治療。感謝有愛的醫護人員,他們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一度灰暗的世界。”楊先生感動地說,“他們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盡心盡力為患者解除病痛,讓患者感受到真情與溫暖。”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幫患者之所需、解患者之所難……醫護人員用熱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為患者撐起了“守護傘”。面對患者的贊譽,消化腫瘤二科主任醫師王瑋樸實地說:“患者確診癌癥后,往往會出現恐慌、焦慮的情緒。身為醫者,要從患者角度出發,給患者解決最實際的問題,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疏導和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即使治療難度大,也要竭力救治,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抗癌路上,醫患同行。張艷明表示:“對于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努力讓其減少痛苦,延緩生命長度,提高生命質量。也希望患者和家屬要有信心和信念,醫患共同努力,創造奇跡。”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