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因胎心減慢緊急行剖宮產,患兒出生不久后出現呼吸困難,經治療無好轉,考慮有肺炎、肺動脈高壓、心包積液……”3月11日,市婦幼保健院接到翼城縣人民醫院打來的緊急求助電話,當即派出院前轉運小組將這一危重新生兒轉入該院新生兒科。
情況危急,刻不容緩!新生兒科已做足準備,患兒一到立即啟動急救模式。“患兒哭聲弱、反應差,呼吸急促且不規則,膚色青紫,四肢肌張力差。”新生兒科主管醫生柳麗娜說,“心音低鈍、遙遠,結合床旁心臟彩超檢查,確診為肺動脈高壓,左心衰竭,心包積液。此外,患兒血糖偏低,只有1.4mmol/L。”
肺動脈高壓、左心衰竭、心包積液……任何一項都是致命“炸彈”,患兒危在旦夕。醫護人員緊急為患兒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吸入氧濃度逐漸上調至80%,但患兒呼吸困難程度及經皮血氧飽和度未見明顯改善。
患兒命懸一線,新生兒科馬上展開討論和進一步評估,盡快制定可行、有效的治療計劃。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新生兒科主任劉國華指出:“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嚴重、復雜的心肺疾病,一旦發病,致死、致殘率很高。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是降低肺動脈壓力的首選治療,但是左心衰竭的孩子吸入一氧化氮會加重肺水腫,對病情不利,現在應該立即給予強心治療,同時,床旁超聲嚴密監測心功能,一旦左心衰竭糾正,馬上吸入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已成為NICU中危重新生兒呼吸管理中的一個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省內只有兩家醫院使用,我市尚未開展。患兒若轉去省級醫院,途中很可能發生意外。為了挽救患兒的生命,征得家屬同意和信任,劉國華帶領新生兒科團隊向我市“首例”發起挑戰,為患兒實施這項新技術。
在患兒與死神賽跑的72小時里,醫護人員們寸步不離,嚴密監測生命體征、上下肢氧飽和度、血壓、尿量、內環境等,持續給予用藥改善循環和維持血糖。隨著肺動脈壓力的緩解,患兒呼吸明顯好轉,逐漸達到撤掉一氧化氮治療的標準,脫離了生命危險。這一刻,醫護人員們緊繃的神經才有些許放松,疲憊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患兒家屬也松了一口氣,內心百感交集:“感謝技術高超的醫生護士,幫我家孩子撿回一條命啊……”
撤掉呼吸機后,患兒呼吸平穩,舒舒服服地躺在保溫箱里,表情舒展、安然,不見先前的痛苦。即便如此,醫護人員們仍沒有放松警惕,時刻關注這個剛剛脫險的小寶寶,同時做一些對癥處理,出院前再依據全面檢查作出綜合評估、完善治療,小寶寶就可以回到爸爸媽媽身邊了。
“新生兒搶救工作分秒必爭,每一次都如同一場‘生死時速’的戰役,考驗著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危重癥救治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劉國華表示,市婦幼保健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專科婦幼保健院,承擔著全市危重新生兒的轉運救治工作。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危重新生兒救治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填補了我市新生兒危急重癥領域的一項空白,將更好地護航新生兒的生命健康。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