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年前,趙先生檢查出慢性乙型肝炎。當時的主治醫生李汾香建議其每半年進行一次復查,隨后兩年一切正常,趙先生便自行停止了復查。
8年前,趙先生被診斷為肝硬化。這次進行了整整6年的規范治療,但因病情一直穩定,他又一次任性停藥。
3個月前,趙先生到醫院就診,已是原發性肝癌晚期,并已出現門靜脈轉移和腹水。
“很多時候,得了肝癌的患者很難早期發現,等確診時大多都已經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這位患者如果從一開始就能遵從醫囑,重視疾病,這樣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肝病三科主任李汾香說,原發性肝癌致死率在我國排名第2,嚴重威脅群眾的生命和健康。什么是肝癌?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阻斷“肝病三部曲”預防肝癌?
李汾香介紹,因為肝臟是一個沉默而沒有痛覺的器官,肝病常表現為疲倦乏力、不思飲食、腹脹、惡心、厭油膩等癥狀,常被誤認為胃病,所以肝癌早期一般沒有特異性的癥狀,也就容易被忽略。另外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這樣的認識誤區,以為只要肝功能各項指標正常,肝臟就不會有問題,更不會長腫瘤,其實不然。
很多肝癌有跡可循,也是可以有效阻斷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引起肝癌的“三部曲”,但是沒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可能發生肝癌。對于肝病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診治,評估今后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才可以防治肝病“三部曲”的進展。
預防肝癌,定期體檢尤為重要,對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無論什么原因致病都要定期檢查,有癥狀時隨時檢查。對于感染過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要重視定期體檢,多加留心自己的肝臟狀況,做好治療和預防。同時,乙肝患者生孩子一定要進行母嬰阻斷。
作為普通人群,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定期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尤其肝癌的高風險人群更要重視。長期熬夜、肥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有基礎慢性病長期使用有肝損傷風險藥物的人群,都是易患肝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注重日常生活管理,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食物的選擇也要多樣化,多吃蔬菜水果等。科學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病率。
專家簡介
李汾香,主任醫師,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肝病三科主任。
主要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類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尤其是難治性肝病。
記者 閆晏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