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春節期間親友團聚、舉杯暢飲、休閑娛樂、暢談發展是每年不變的主旋律,然而,春節忙碌,人們正常的飲食、生活規律也被打亂,食物油膩、飲酒過量、久坐不動、休息不好等都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一部分人的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頸椎、腰椎等關節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日前,記者走訪市中醫院三個科室的專家,講解、梳理出春節期間可能出現的“春節病”,幫大家健康過春節。
胃腸病是“重災區”
春節期間,由于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勞累、情緒過度激動等原因,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通常節日期間,一些油膩肥厚、難以消化、雜亂無章的食物攝入量增加,加上人們多吃少動,更讓胃腸超負荷工作。因此,每年醫院門診都會接到不少胃痛、腹痛腹瀉、便秘、急性腸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食物中毒等患者。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很典型的‘節日疾病’,暴飲暴食、高脂飲食、過量飲酒,都加重了腸胃負擔,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市中醫院消化科主任王東明說,短時間內吃大量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導致血液中大量的脂肪顆粒堆積,胰腺不堪重負極易中招。他提醒,春節期間適當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切忌大吃大喝,少食辛辣、刺激、肥膩食物,可適當吃海帶、芹菜、山楂、洋蔥、燕麥等“刮油食品”。
防止心衰“找麻煩”
春節期間,一些老年人務必要警惕心衰的發生。因為根據臨床經驗,每年春節之后,醫院里的心衰患者明顯多起來。其中有不少是因為不想在春節期間看病而延誤治療時機的老年患者。
市中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鄧軍說,他曾經接待過一位老年患者。大年初二,兒女們回家吃團圓飯。飯后,面對一桌子的大碗小碗,老人大包大攬將所有的活兒都包了,第二天,便感覺胸口難受,身體乏力。不過,她覺得只是一時勞累,沒往心里去。后來,癥狀加重,下肢略有浮腫。但是受“過年期間不看病”觀念的影響,老人依然沒去醫院。一直到大年初六,老人開始喘起來,而且全身嚴重浮腫,這才被家人送到醫院。經檢查,老人患上的是心衰。如果再晚來幾天,可能就喪失了治療機會。
鄧軍表示,心衰患者從前可能有冠心病病史,也可能沒有病史,只是心臟機能隨年齡增長退化而已。老年人春節期間患上心衰主要和勞累有關,有的也和生活規律被打亂有關。辦年貨、打掃衛生、做飯洗碗以及無法按時睡覺等都是誘因。但無論怎樣,只要老人出現呼吸困難、胸憋、氣喘、浮腫、無力、明顯疲勞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關節疾病“莫忽視”
春節期間親友相聚,免不了坐在一起打牌、搓麻將,對于一些患有頸、肩、腰、腿等疾病的患者,要警惕長時間久坐帶來的問題。
市中醫院骨科主任丁安澤說,春節期間,打麻將、打牌使腰、背長時間處于坐姿,如果坐姿不良,腰背肌容易勞損甚至易患上關節突、關節炎等疾病。同時,久坐麻將桌,也容易加重椎間盤負荷,容易出現椎間盤突出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炎。另外久坐不僅對腰不好,還會使骨盆和骶骨關節長時間負重,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出現骶髂關節炎及下肢水腫等問題。
丁安澤建議,春節期間盡量避免久坐,如果感覺腰酸,需要及時休息,或者做些伸展運動;打麻將時盡量坐直,保持腰部后伸,避免前彎。因為前彎會增加腰椎間盤負荷,增加椎間盤退變及突出的概率;過年也得保持每天鍛煉的習慣,散步、游泳及相應的腰背肌鍛煉是保持骨骼健康的有效途徑;如果本身有腰椎疾病,打麻將時記得帶腰托保護。
記者 郝海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