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破除“執政為官”,克服“唯官是貴、官貴民賤”的價值觀。中國自古“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尊卑有序,官貴民賤,唯官是貴。在傳統文化價值取向中,做官被認為高人一等,權力的運行以“官”的意志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級對下級擁有絕對權力,官職大小、官階高低被當成衡量人的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的標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敬官、畏官、謀官的社會心理,炫耀權力成為個人心理的最大滿足。一些人把“執政為民”變成了“執政為官”,把官場權謀文化演繹得天花亂墜。此念不除,官風難正。
二要破除“執政為上”,克服“唯上是從,脫離群眾”的權力觀。不久前,鄭州市城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一句“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的狂言引起各界關注。這類狂言,暴露出一些干部把對黨負責、對上級負責和對人民群眾負責相對立的錯誤思想和官僚作風。在這些干部眼里,只要上級滿意、上級領導高興,就是個人最大的成功,至于老百姓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根本無須多慮。“執政為民”蛻變成為 “執政為上”,嚴重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群眾和下級負責,是一種危險的苗頭。此念不除,官民關系就會變成格格不入的“油水關系”。
三要破除“執政為商”,克服“嫌貧愛富,親商疏民”的執政觀。個別地方官員,嫌貧愛富,親商疏民,對開發商有求必應,慈眉善目,對群眾冷若冰霜,橫眉冷眼。有的領導干部在涉及群眾重大利益的問題上,如土地征用、城市拆遷、工程建設、勞資糾紛等問題上,屁股總是坐在開發商和企業主一邊。群眾的正當要求被當作耳邊風,能壓就壓,能拖就拖。這種替商人說話,甚至與其結成利益同盟的行為,應當引起我們的警醒。
四要破除“執政為績”,克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政績觀。一些地方官員為取悅領導,嘩眾取寵,頻繁出現政績沖動,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老百姓看在眼里、怨在心里。還有一些干部編造虛假政績,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往往工作還沒開始,就說得有鼻子有眼,事情剛有點眉目,就吹得天花亂墜。這種觀念的存在影響科學發展,影響民生工作的推進。
五要破除 “執政為己”,克服“做官發財,封妻蔭子”的利益觀。在歷史長河中,做官發財的意識在中國根深蒂固。如今的一些官員,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如山西省繁峙縣反貪局長穆新成貪污受賄過億元,如烹小鮮。此種觀念不除,必然導致官員的腐敗墮落。
毛澤東說:“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黨風廉政建設也是這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從政,各級官員應該旗幟鮮明地破除以上五種“官念”,“不唯權,不唯上,不唯商,不唯績,不唯己”,我們的工作才能干得更好,政府的公信力才能得到提高。(彧君)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9.8萬元考研保通過”未必是騙局
下一篇: 景點門票價格豈能說漲就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