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區委書記、區長年“車補”7.6萬元,弓長嶺區委書記和區長從2008年4月開始享受一年8萬元的“車補”。記者
從遼寧省遼陽市獲悉,這兩個區的各級公務員“車補”從8月份開始暫停發放,何時恢復待定。(7月25日新華社)
宏偉區和弓長嶺區的車補,包括杭州車改,經媒體披露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爭議,爭議的焦點由公車腐敗轉向了變相福利。公車改革之前,公眾一邊倒地反對公車腐敗,車改后,公眾又對車補的多少、車補的去向問題極為敏感。公車改革似乎掉進了“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的泥潭不能自拔。
公車改革的方向值得肯定,關鍵在于改革中如何健全與完善決策過程和機制。從媒體的相關報道看,不論是杭州車補,還是宏偉區和弓長嶺區的車補,決策的過程中,幾乎都是公權力和公家人“自我論證”,缺少了最不應該缺少的公眾參與的環節。這與現代公共決策讓公眾參與的理念和精神相悖。如此,公眾無法在事前參與博弈,只有在事后反對與質疑。宏偉區和弓長嶺區的車補,落得個暫停發放的結局,也就不足為怪了。
正如弓長嶺區委宣傳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所表示的那樣,車改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就是不斷探索。但愿這兩個區的車補暫停之后,決策者能夠冷靜思考,廣泛聽取各方面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意見,盡快拿出一個較為完善的辦法來。不過,車補暫停之際,有一個問題似乎被忽略了,那就是:公車會不會重新上路?
這個擔心并非多余。咱們的很多事情,往往很容易出現反復,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拿車改來說,車補可以暫停,財政不撥款就能做到,但需要用車的好多事情也必須辦啊。目前,對于“車補”發放何時恢復,無論是遼陽市還是宏偉區、弓長嶺區都沒有給出明確時間表。也許,這就是公車重新上路的最好借口。(石家友)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撤收費站為經濟動脈清淤
下一篇: 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