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4年“中國旅游日”到來,全國各地景區景點企業機構紛紛推出惠民措施,舉行旅游文明等宣傳活動。據國家旅游局統計,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局開展的旅游公益活動1534項,各地旅游企業推出惠民措施1857條。
在“中國旅游日”進入第四個年頭,這些措施“虛與實”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旅游日,優惠措施知多少
上海49家景點實行半價惠民;天津部分景區全天免費開放;山西49家國有景區和52家民營景區實行免頭道門票優惠;內蒙古29個景區免費贈票21680張;浙江開展“百城千景”惠民活動;西藏A級景區(點)門票、星級賓館實行10%以上優惠等。“中國旅游日”各地的優惠措施,堪稱慷慨。
作為非法定節假日,第4個“中國旅游日”是周一。很多地方的惠民措施從雙休日就開始了。國旅總社17日舉辦“我要去旅行”主題旅游惠民活動,為到場市民準備了上百條優惠打折旅游線路。作為2014年“中國旅游日”安徽主場活動,首屆惠民旅游嘉年華”17日上午在合肥市逍遙津公園拉開序幕。安徽省中旅舉辦的首屆旅游特賣會18日舉行。而海南省旅游委倡導各市縣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體育場館免費或優惠向公眾開放。
旅游企業也競相參與推出各種惠民措施。安徽省中國旅行社在合肥市北一環新天地廣場舉辦首屆旅游特賣會,匯集各類旅游產品、婚慶產品及臺灣美食,優惠打折。
“得承認,打折活動大部分是實實在在的優惠。可我總覺得還不夠。旅游日總不能只能變成‘打折日’吧。”
在北京中山公園游覽的李蔚對記者說,各地旅游部門的旅游日信息,一眼看上去大都是降價、優惠。“數量不算少,幅度也不小,可是就是缺少有關服務質量方面的內容。企業要贏利,國家已經立法打擊零負團費和低于成本的價格競爭。老百姓要的實惠是貨真價實,不只是便宜。旅游日不會變成商家促銷日吧?”
貨真價實的,還是休閑時間
對普通驢友來說,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實惠呢?18日在北京天壇參觀月季展的劉振海對記者說;比價錢還要實惠的,當然是時間嘍!”
既然五一黃金周目前還恢復不了,帶薪休假落實又推到2020年以后,那么旅游日咋就不能變成公眾假日呢?
萊蕪齊長城,比秦長城還早400年。作為“中國旅游日”山東省分會場主體活動之一,萊蕪市19日在錦陽關段齊長城舉辦快樂旅游、徒步長城活動,目的是將山地徒步運動與欣賞長城文化完美結合。
“我從國家旅游局網站的旅游日信息看到這個活動。贊一個!這項活動可以在徒步中喚起我們對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希望北京也組織這類活動。自己掏錢參加都愿意,比如去長城揀垃圾。即使開車、坐車自費,吸引力也并不遜于參加打折、免費活動。”北京市民趙琪說,不過話又說回來了,19日是工作日,萊蕪方面組織什么人去參加齊長城徒步呢。只限于離退休人士嗎?總之一句話,希望旅游日能放假。”
凱撒旅游總裁陳小兵說,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一樣,都是修養身心的自我教育行為,都需有時間成本、費用成本。“旅游活動,花費打折了,但時間沒辦法打折,普通人期待另一半的實惠!”
徐霞客時間,應當是文化日
18日,山東省濟南市旅游局、濟南市旅游協會在大明湖自然舞臺廣場舉行“旅游愛心工程”集中發團儀式,幫助困難家庭少年學生和其他弱勢人群,走出家門,圓夢旅游。“真希望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活動,旅游法不是提出政府要滿足特殊人群的旅游需求嘛。希望旅游日活動更有人群針對性,體現人性溫暖和價值關懷,那才是真正的實惠!”在北京正元堂盲人按摩院工作的龍新生說。
當初設“中國旅游日”時,從旅游主管部門到旅游學者,全國都在津津樂道徐霞客日記,宣講我國旅游文化。現在看來,明顯感到打折味越來越重、文化味有些淡化。激發熱情,傳承文化,讓大家像徐霞客一樣愛旅游、愛生活,這可以說關系到中國旅游日能否真正成為大眾紀念日的根本。如果變成“打折促銷日”,紀念日就生不了根。
攜程旅行網高級副總裁郭東杰說,在促銷之外,旅游企業怎么發揚民族旅游文化、學習國際先進的旅游理念,更好發揮社會責任,都是中國旅游日的重要內容。“我們旅游企業要在這一天反思不足、改善服務、宣示核心價值觀。要是徐霞客變成散發傳單的銷售員,旅游日就不保了!”
19日,國旅總社北京的旅游活動現場,在宣傳中央文明辦發布的“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語”時,熱情邀請游客當文明旅游宣傳員。“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公歷5月19日。這是《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這是中國旅游日的源頭,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旅游的文化品位,這深層次地決定著我們的文明旅游行為。”國旅總社總裁于寧寧說。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楊洋
上一篇: 民生工程更須傾聽“民聲”
下一篇: “八成網友理解黃海波”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