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經濟的暖流不斷涌動,發展的脈搏愈發強勁。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在安全生產前提下,推動企業快速復工復產,進而實現各項工作“開門穩”“開門紅”,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新年新氣象,新年開新局。在前不久召開的市兩會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深化全方位轉型,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領跑者,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臨汾篇章。
保障復工復產安全,任務尤其艱巨。春節過后,全市各地展現“開年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新姿態,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發力,經濟社會風險點增多,安全生產面臨的風險挑戰極為嚴峻。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復工復產過程中尤須堅持這一理念、站穩這一立場。穩預期、強信心、促發展,各項工作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快速推進復工復產,各級黨政領導要在多重約束下力求最優解,各相關部門要強化系統觀念、守正創新,企業要著眼長遠、克服短期利益沖動,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不走彎路岔路,避免亂花迷眼,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保障復工復產安全,重在措施落實。要層層壓實安全生產的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帶來的新情況新挑戰新風險,加強風險研判和提示。要狠抓“31條安全管理硬措施”落實,全面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深入一線、深入企業,在指導企業復工復產上做到用心、用力、用情,積極幫助企業樹立信心,激發企業的自身動力活力,為企業提供更加周到細致的服務。要加強對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工貿、建筑、道路運輸、旅游等行業的督導檢查,督促企業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強化日常安全管理和風險辨識,健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將安全生產貫穿于復工復產各環節各崗位,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保障復工復產安全,是一場大仗,更是一場硬仗。防風險、保安全,靠的是咬緊牙關、迎難而上,看的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只要我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就一定能有力應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在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孫哲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