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民生改善
——全面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九
本網評論員
立國之道,惟在富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要著力推進民生改善,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全市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就是要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解民眾之困、化民眾之憂、謀民眾之利、增民眾之福。
教育是民生之基。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結合我市當前實際,就是要堅持公益普惠發展學前教育;著力解決中小學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做好新高考改革推進工作;大力提高中職招生錄取比例;全面提高我市特殊教育服務水平;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學;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全力推進山西師大和山西師大臨汾學院新校區建設。
健康是民生之福。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加快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大力推進健康臨汾建設;健全“三醫聯動”長效機制;穩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工作;提高城鄉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文化亦是民生。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發展壯大廣播電視、影視創作、演藝娛樂、動漫游戲等文化產業;做好市縣方志年鑒全覆蓋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運動。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全力促進和保障就業。大力實施“臨汾技工”培訓行動計劃;持續開展好就業援助專項行動;擴大農民工就業,有效防止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住房乃民生之要。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要保障群眾住有所居。解決好各類群體的住房問題;不斷擴大公租房保障覆蓋面;出臺租賃補貼政策;加快政府投資公租房建設;制定出臺人才住房保障辦法。
社保是民生之依。穩步推進民生改善,必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健全失業保險待遇與物價水平聯動調整機制;對經濟困難的高齡與失能老年人、百歲以上老年人執行補貼新標準;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和優撫補助標準,足額安排困難群眾各類救助資金,加強對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群體的兜底保障。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把全市448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順應人民期待,多辦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