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享受帶薪休假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并出臺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強調要“落實帶薪休假”。但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帶薪休假的落實率僅有50%。如何保證這個規定真正落到實處,不變成鏡花水月呢?
核心問題是解決不敢提、不敢休、不能休的問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報告數據顯示,42.4%的職工“不休或未休完帶薪休假”的原因是“擔心休假影響前途”,這一情況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更為突出。在企業,除非單位明確鼓勵員工休假,否則員工很難主動提出要維護自己的帶薪休假權。相比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休假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員工而言更是“遙不可及”,他們明知有此規定,但仍然不敢休,不敢提,甚至有些員工怕因為休假丟掉工作。
帶薪休假并非這兩年才有的規定。早在2007年底,國務院就公布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該條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據公開的報道,從2008年至今的7年時間里,國務院每年都會在正式場合提到帶薪休假。要保證“帶薪休假” 落到實處,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制度護航。據報道,湖南、甘肅和黑龍江等地今年就相繼出臺機關事業單位帶薪休假實施細則,切實推行帶薪休假制度。如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就下發《湖南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細則》。這份《細則》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工作1年以上,就能享受帶薪年假,工作人員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二是嚴格執行。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相應的監察規定。如蘭州市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的,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社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而在山東省煙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3年就規定,今后煙臺帶薪年休假將納入企業勞保年檢。不安排年休假須支付3倍工資,年休假有爭議可申請勞動仲裁。
三是確實可行。帶薪休假意味著工作人員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會對正常工作帶來一定的沖擊,如何保證工作正常運行是各單位不得不考慮的一個現實性問題,根據工作節奏制定全年休假計劃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提前安排好休假和頂替工作的人員可以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也可以保證休假制度的落實。
晉風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