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絡上看到邱啟明先生發表關于夢想的言論:我們總以為夢想是終點,卻忽略真正的意義在于前行”。黨的十八大前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他說: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大夢想”。中國夢由此傳播開來。社會各界圍繞夢想,開展各類活動,有的開展中國夢作文競賽,有的開展中國夢演講比賽,也有的開展中國夢街頭采訪。
“夢想”成為2013年中國使用頻度最高的詞匯之一,似乎中國已經進入“夢想”時代。
然而,今天國家談夢想,社會團體談夢想,個人談夢想,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盡管都談夢想,但都非常務實,都把夢想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并通過努力去成就夢想。今天的中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文化繁榮、國力強盛,是漢唐以來少有的治世,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距離最近、基礎最好的時期。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更是務實的楷模,從出臺改進文風會風的“八項規定”,到主動降低GDP增長速度,再到頒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等,新一屆領導人立足國情、注重實效,從事關改革發展、事關民生福祉的領域著手,穩健地推進改革、推動發展。社會各界在圍繞“中國夢”開展工作時,也是將夢想轉化為各自的發展規劃,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通過扎實工作,去成就夢想。
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個人的夢想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也為成就每個人的夢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盛世收藏,盛世夢想,盡管貧富仍有差距,腐敗現象仍有發生,拼爹現象仍未消失,但良好的發展基礎、堅定的改革信念,將是國家發展的柱石,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相信夢想的基石會更堅固。
夢想是燈塔,是前行的方向,夢想的實現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腳踏實地、務實創新。有夢想只是具備了前進的方向,夢想貴在前行、貴在行動、貴在一點一滴的進步,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所謂“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夢想的實現,只有在無數量變的支撐下,才能實現質的突破。若是一味心懷夢想,而不腳踏實地,整天躺在夢想上碌碌無為,那么夢想就會成為幻想,成為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空中樓閣。邱啟明先生所說的把夢想當成終點,卻忽略了一直前行,可能就是此意吧。
(作者系侯馬市第一中學教師)汪守龍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理性看待城管與攤販
下一篇: 莫讓“臟文憑”弄臟圣潔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