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如何指導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暑期生活,保證孩子既能不落下學業,還能享受家庭教育的快樂?專家認為,陪伴孩子一起培養閱讀興趣,到社會大課堂中動手實踐、開闊視野,既是新的學習,也是增進親情的好機會。
全國小學十佳班主任、重慶市巴蜀小學老師田冰冰說,很多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家長,都會急著在暑期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不但加重了孩子負擔,而且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效果反而不好。她認為,越是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越不要拘泥于課堂形式的教學補救,最好的“補課”形式,就是有選擇地深入閱讀。家長可以幫助指導孩子選擇書籍,讓孩子身邊總有觸手可及的新鮮讀物,陪伴孩子一起讀書以形成堅持閱讀的習慣。
此外,陪伴式的社會實踐可以收到豐富暑期生活、提高綜合能力和增進親情的多重效果。
陪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過個共同創造的假期。如一起動手做創意兒童餐,把米飯做成各式“卡哇伊”的形狀。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創造類似特色餐點,帶領孩子動手動腦,體會大廚樂趣。
過個提高財商的假期。家長嘗試由很隨意給零用錢,轉變為帶任務地給零用錢。例如,要求孩子給全家每個人選擇價格合適的禮物,要求購買一天的葷素搭配的菜肴等,讓孩子嘗試有預算地購買,改變大手大腳的狀態。
過個書香旅游的假期。和孩子一起去書店看書,談談讀后感;選擇一個地方去旅游,制作旅行攻略;旅行中用微博、日記閱讀當地風土人情,旅行后再對意猶未盡處補充閱讀。
同時,不要忽略暑期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讓孩子跟隨家長熬夜,然后蒙頭睡到中午,可以帶著孩子早晚間趁涼做鍛煉,這都需要家長首先樹立起以身示范的意識。
郭璞
責任編輯:席沛釗
上一篇: 碰瓷有風險 且碰且珍惜
下一篇: 孩子,不必急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