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回鄉下時發現,沿途村口都掛起了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橫幅和標語,往日垃圾亂飛的街道干凈整潔了,樹木刷白了,路旁雜草叢生的景象不見了,村容村貌明顯好轉了,這都是實施鄉村衛生環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百姓在為之拍手稱贊的同時,也難免會有疑慮,這會不會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的“應景之作”,該不會“刮一陣風”了事吧。但愿不是!
愚以為,鄉村環境衛生整治貴在堅持、重在落實。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利村、利民的好事,辦到了村民的心坎上。但如何讓這一好事不走過場,使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就需要在提高干部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強化組織領導、嚴格獎罰措施等方面狠下工夫、大做文章。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都要充分認識到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意識,提高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以身作則,不亂扔垃圾、不亂倒污水,做到美好家園自己建、美好鄉村自己愛。鄉村兩級要完善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加強對環境衛生整治的常態化組織領導,建立保潔員專業隊伍建設,多設立垃圾箱、垃圾站以及垃圾掩埋點等,確保垃圾不落地。同時,要加大監督力度,嚴格獎懲。要教育廣大群眾愛護環境,遵守村規民約,讓其充分認識到亂倒垃圾是不恥的行為,對于亂倒垃圾、違反有關規定者給予警告或經濟處罰。
鄉村環境衛生的持續改善,有賴于相關規章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有效約束,有賴于廣大干部群眾的長期堅持與共同努力,只要大家共同行動起來,鄉村環境衛生一定會越來越好!(田青松)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中秋月餅潮 蛋價不“淡定”
下一篇: 茅臺本無罪 罪在買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