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激昂,足音鏗鏘。
1月14日,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為全市下一步發展擂響了新一輪昂揚奮進的戰鼓。會議謀劃的新思路、提出的新要求,在與會人員中引發熱烈反響,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奮楫爭先、破浪前行的信心和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走在前、干在先的奮勇姿態,堅定信心、篤定前行,乘勢而上、爭先攀高,為我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作出更大貢獻。
堅定信心 篤定前行
會議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上來,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始終秉持進取的姿態,全力以赴、真抓實干,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市委委員、市工信局局長常立智表示,市工信局將持續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聚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焦化、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焦化產能釋放和鏈條延伸,鋼鐵行業發展高水平產業用鋼,水泥行業加快整合重組和提標改造,全面提升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發展壯大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推動在地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大力招引智能制造頭部企業,加快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推動新興產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加速布局未來產業,推動飛行器制造維修等項目加快落地,著力構建具有臨汾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實現“三個努力成為”目標貢獻工信力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城市管理局堅持城市“雙品質”建設最大邏輯,不斷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城市更新項目陸續完成,燃氣安全專項整治“七個行動”成效顯著,重點區域餐飲油煙排放實現在線監測,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全面啟動,市級運管服平臺基本建成,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更加規范化、人性化,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韌性、更有智慧。市委候補委員、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馬健表示,此次會議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城市管理局將持續加強黨建引領,全力抓好項目謀劃,開展再生水三年行動,打造省級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強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扎實開展城市安全運行保障、城鎮燃氣領域專項治理、老舊管線更新改造三大行動,重點推進城市統籌管理機制構建、綜合行政執法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園林綠化建管水平提升、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五項工作,守正創新、務實篤行,不斷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為我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奮斗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乘勢而上 爭先攀高
市委部署的“七個方面”重點任務,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契合區域經濟規律、符合臨汾發展實際,對我市今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會議提出,要以流量賦能文旅深度融合,做好文旅文創產品提質創新,做好‘回家’服務品牌優化提升,做好‘文旅流量’有效轉化,打造中部地區旅游熱點門戶,這為全市文旅工作錨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市文旅局局長李青萍說,市文旅局將圍繞“打造中部地區旅游熱點門戶”,搶抓流量機遇、政策機遇,在產品提質、服務優化、業態創新方面找準定位,聚焦發力,做好文旅文創產品提質創新,全面提升50個A級旅游景區和12處古建基礎設施、配套設施水平,打造臨汾特色文創產品,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旅游體驗;做好“回家”服務品牌的優化提升,引深“回家”服務全市域、全領域覆蓋,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優化服務標準,加快文旅智慧平臺建設,開展“最初中國·文明臨汾”十大專項行動,為游客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良好的旅游環境;做好“文旅流量”有效轉化,積極引導流量、做大流量、不斷創造流量;在業態創新上有新舉措,實現微短劇+、低空經濟+、體育+、游戲+、演藝+等文旅業態,通過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使文旅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把臨汾文旅打造成核心產業和支柱產業,為臨汾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會議對臨汾市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為臨汾市的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讓我們對焦化行業在臨汾市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明確的認識,更加堅定了在臨汾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繼續做大做強的信心。”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姬廣偉表示,臨汾越來越優渥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切實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接下來,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將堅定信心,砥礪前行,繼續緊緊圍繞“裝備升級、壯大規模、延伸鏈條、數字賦能”的功能定位,堅持“對標一流、技術超前”理念,強基固本做優“含新量”、減污降碳提升“含綠量”、數字賦能做足“含智量”、延鏈強鏈提高“含金量”,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步伐,爭取到2035年建成產業上下成鏈、企業關聯協作、基礎設施完善的低碳、循環、綠色產業體系,打造古縣及臨汾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臨汾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貢獻力量。
實干擔當 奮發作為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干字當頭,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永和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景寧表示,永和縣將堅定不移“跟著學、照著做、踏實干”,以板塊經濟、縣域經濟、園區經濟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增光添彩。一是全力以赴拼搶經濟。扎實開展“冬季行動”,統籌抓好GDP、固投、規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的同時,更好發揮一產固投、建筑業產值等小指標支撐作用,確保2025年首季開門紅。二是突出項目建設支撐。認真落實“四全工作法”,推進2個百億級天然氣項目、20個億元以上項目加快落地,力爭一季度招商簽約項目40億元以上。三是抓住重點協同發力。圍繞生態環保、城市“雙品質”建設、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民生保障、安全生產等工作,抓要害、抓關鍵、抓落實,培優壯大糯高粱、紅棗羊、藥用酸棗產業,推動天然氣年產氣量突破18億方,延伸擴大低空經濟覆蓋面,做強培訓經濟、賽事經濟,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同步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實干為要,行勝于言,奮斗以成。堯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賴興國表示,堯都高新區將錨定“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目標,擔當實干、狠抓落實,全力建設現代化時尚化國際化園區。一是抓好經濟運行調度。提升企業服務保障水平,做實做強各項經濟指標的進位支撐,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二是扎實開展招商引資。搶抓產業梯度轉移等政策機遇,突出“高”“新”特色,注重產業關聯度,強化“一把手”招商、產業生態招商,在項目簽約落地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扎實開展“項目建設年”行動,持續用好項目建設全鏈條貫通機制,重點推動總投資68.8億元的15個轉型項目建設,不斷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和動能。四是全力沖刺數字高地。依托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園區,充分發揮字節跳動、百度、網易等數字頭部企業集聚優勢,加快布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服務業,建立和用好數據要素體系,積極推動全行業全領域全產業鏈數字賦能,為全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作出貢獻。
記者 安月琦 劉超 郭秀婷 閆璟 實習記者 教思齊
責任編輯: 吉政